乡村四时好风光丨忻州古城赶大集!跟着网红达人感受穿越时空的烟火气

乡村四时好风光丨忻州古城赶大集!跟着网红达人感受穿越时空的烟火气

自动播放

在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古老集市宛如一幅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承载着千百年来不曾中断的烟火人间。

近日,凭借“锦绣太原”系列短视频走红的山西本地达人@马敏,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出发,走进历史悠久、商贸底蕴深厚的忻州古城。这一次,她没有追寻山水,而是将镜头对准古城墙下的南门集市,让这幅延续了数千年的市井画卷,热气腾腾地铺展在人们眼前。

忻州古城南门市集

忻州古城南门市集

南门集市每逢周二、周六开集。晨光初醒,秋日暖阳刚刚拂过古城墙的斑驳砖石,南门内外却早已人声鼎沸。商贩们天不亮就从家中出发,把整个集市塞得满满当当。不到七点,摊前已挤满赶早的人。提布袋的阿姨、骑电动车的大爷、挎菜篮的大婶,在青石板路与巷弄间穿梭往来,吆喝声、谈笑声、油炸声此起彼伏。

“从衣服杂货到鲜花熟食,从现炸油条到沾着泥土的青菜什么都有!”@马敏没走几步就忍不住感叹。老豆腐配油条不到五元,热腾腾的肉饼只卖两元,十块钱能拎走十二根玉米……“这物价,太接地气了!”更暖的是人情味儿,摊主们不断递来自家种的葡萄、刚烙好的饼、暖手的烤红薯,用最朴实的“忻州话”招呼着:“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太厚道,太实在了!”@马敏笑着说,“还没走多远,一声声‘尝尝嘛’就让我填饱了肚子。”

@马敏在南门市集吃早饭

@马敏在南门市集吃早饭

上午九点,南门集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炸油条的炊烟袅袅升腾,烙饼的香气缭绕不绝,瓜子摊前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金黄酥脆的麻花分外诱人,就连讨价还价声也被笼上一层暖意。而这番景象,就发生在古老的南门脚下。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城门,古称“康阜门”,取健康富足、兴旺安康之意;后世更名为“景贤门”,寄托着景仰圣贤、政通人和的愿望。而今,它静静伫立,注视着从驼铃商队到电动三轮的时代变迁,也守望着一代代忻州人的生活日常。

穿行于集市之中,@马敏最深的感触便是“原生态”。她注意到,集市上的葡萄水灵灵地挂着白霜,菜叶上还留着虫眼,萝卜沾着湿润的泥土……一切都仿佛刚从田间摘下,转眼就来到了集市。

更让她惊喜的是,集市里还藏着活色生香的市井服务。一面写着“理发”的布旗在晨风中轻摇,几位老师傅在巷弄间施展手艺。剪刀起落间,发丝随风飘散,顾客坐在木凳上闲话家常。那场景,仿佛旧日时光从未走远。

《鼓震军魂》《丝路长歌行》《山东商河谷子秧歌》《抛绣球招亲》……当日,忻州古城内分时段分地段上演精彩节目,远道而来的游客像赶场一般奔赴现场,生怕错过任何一场演出。“真是不虚此行!”@马敏一边拍摄一边赞叹,“这里既有热闹集市,还有非遗展演,原住民很多很热情,这才是活着的古城!”

集市上的理发服务

集市上的理发服务

“南绛北代,忻州不赖”。历史上,这里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也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重要节点,素有“晋北锁钥”之称。昔日的商贸盛景虽已远去,但那份扎根于市集的烟火气却从未消散。近年来,忻州古城通过持续保护与活化,复原了古城面貌,融合现代农业、民俗文化与餐饮旅游,再现了那段商贸繁盛、生活安逸的旧日图景。

站在这里,抬头是静默千年的城门,俯首是鲜活生动的人间。这座集市承载着从康阜门到景贤门的祈愿,延续着从万里茶路到早市集市的传承,随时都在上演一场与时光并肩而行的生活庆典。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忻州古城南门集市,等你来赶一场穿越千年的集,在五台山下过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