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烽火晋城 铁血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侧记

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烽火晋城 铁血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侧记

太行烽烟八十载,文物无声诉和平。连日来,由晋城博物馆主办、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晋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承办的“烽火晋城 铁血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晋城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烽烟燃起 奋起抗争”“军民团结 破茧成势”“发起反攻 夺取胜利”三个篇章,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和档案资料,再现了晋城军民抗击日寇的英勇壮举,生动展示了老区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本次展览主展区位于晋城博物馆,分展区位于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展览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晋城作为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这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八路军总部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抗日军民在此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寇一次次扫荡;地下党组织在此秘密活动,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兵工厂在此生产武器,保障部队作战需要……

“晋城这片热土上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是我们永远铭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参观展览,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开幕式上,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军的致辞掷地有声。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从早期日军的侵略暴行,到太行军民奋起反抗;从艰苦的根据地建设,到一次次胜利的战役……走进展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详实的史料,真实客观再现了当年八路军挺进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听党指挥,与太行儿女鱼水情深、艰苦卓绝、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个印章怎么这么大?”“这个印章是用来干什么的?”参观过程中,一枚公章引起了大家伙的注意。

“这枚印章,是这次展览最珍贵的红色文物之一。因刻有‘九三’二字和公章体积硕大,故名‘九三’国封大印章。”李俊杰是这次主题展的讲解员,也是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馆长。指着印章,李俊杰讲起了它背后的历史。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次日,国民政府下令举国欢庆,放假3天,并把9月3日规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李俊杰解释,这枚极为普通的大印章,就是为纪念这个节日而设定的。它不是办公文件上使用的公章,而是专用于清查驻华日军军火、军用物资、粮仓、军火库的大印章。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当时设计印章时,考虑到百年历史的重要性和严重耻辱问题,在查封时使用小小的印章,不能够代表当时的民族气氛,故选择了大印章的形式和设计理念,彰显九月三日,全国放假三天庆祝伟大胜利的喜悦心情。

日军侵华影像带中记载着日军在太行山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华美晚报》号外刊登了日军正式投降的信息,还有八路军在敌后使用的冲锋号、儿童团的红缨枪……历史从未远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鲜活的生命与不屈的信念。参观过程中,大家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流。

展品

展品

“展厅里的光影与文物,让我们看见先辈们的担当与奉献,我对抗战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孙铭君是一名初二学生,他说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是对历史最深沉的致敬。他要牢记历史,继承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好好学习,发奋图强。“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呐喊。这里铭刻着民族不屈的脊梁,记录着先辈用血泪换来的和平。”来自洛阳的游客常先生一家三口在晋城旅游时正好赶上这次主题展开展,浏览完后,他非常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表示,整个展览如同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伟大的抗战精神需要每一名中国人永远铭记,同时在当今和平年代,这种精神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激励着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斗。

一个个名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历史在眼前愈加清晰,在展区出口,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留言簿上留下感受。72岁的老人写下“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稚气未脱的孩子一笔一画地写下“我要为民族复兴努力学习”;年轻学子则坚定地表示:“先辈为民族尊严不惜一切,我们应深耕学业,用知识智慧为强国建设出力。以学术之力,铸强国之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字迹,却传递着同样的心声——铭记,是为了继续前行。

岁月流转,硝烟虽已散尽,丹河水畔的号角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这场承载着血与火、光荣与牺牲的展览,不仅是对晋城军民抗战壮歌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当前,晋城市正处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加快建设美丽晋城,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是每一个晋城人的责任与使命。(窦育瑶)

来源: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