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连续7年数量排全省第2,成为技术突破“主力军”;
70户省级重点产业链企业、1164户规上工业、18户全省百强民企,筑牢现代化根基;
甲醇汽车、太重榆液、云智慧北斗产业园、空中的士,诠释“转型升级”晋中范式。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的机械轰鸣,到无人机应急演练“硬核”操作,再到高端医疗装备的精密制造……晋中,这座以“山西老工业基地”闻名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质生产力为支点,撬动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甲醇重卡总装车间 来源:晋中日报
看晋中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就要把目光看向产业。
在吉利晋中基地甲醇重卡总装车间,一台台车架经过总装首道工序、翻转工位、发动机合装、驾驶室合装等工序后,不到40分钟,一辆辆功能齐全的甲醇重卡便顺利下线。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近年来晋中市加快构建有本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甲醇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破题探路、试点示范,晋中市把壮大甲醇汽车、发展甲醇经济作为一项探索性改革,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领跑甲醇经济新赛道。“甲醇汽车甲天下”逐渐叫响全国。
2025年初,吉利晋中基地醇氢电混汽车首次大规模服务国际性体育赛事,成为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首批官方指定用车,350辆甲醇汽车助力亚冬会绿色出行。今年,吉利晋中基地将技改升级完成全产业链生产线改造,产能跃升至1.5万辆。目前,晋中已初步构建汽车生产、甲醇制备和应用体系,甲醇公交车、轻卡、乘用车等甲醇汽车系列产品已批量上市,形成了甲醇直驱重卡、甲醇增程式重卡和醇氢电动重卡产品矩阵。
第四代帝豪醇氢电混汽车服务亚冬会 来源: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官微
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导向,主导了近年来晋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打法。
在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工作人员向考察团队演示着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这家在无人机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的科技型企业,正马不停蹄开拓应用场景,探索“低空蓝海”的无限可能。
依托北斗云智慧产业园,晋中全市域联动发展无人机制造、低空旅游体验等业态,新赛道产业迎来新飞跃。云智慧深耕无人机研发、生产与行业应用等领域多年,形成了“无人机+”的产业发展体系,无人机技术位列全球五十强,并获得2020年度中国无人机行业十大创新品牌企业、2023年度中国无人机低空经济标杆企业等10余个奖项,先后参与省内外多次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其火场实战经验和应急救援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
抢跑新赛道,晋中将不断开拓低空经济在生产、生活中的广阔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晋中数字文化产业园全面投运,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深圳“优必选”中北区域总部入驻,晋中开发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建设……瞄准未来产业,晋中抢滩布局新赛道。
无人驾驶“空中的士”在晋中左权低空飞行 来源:晋中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科创平台“晋创谷·晋中”成功挂牌,协调与晋中市属及驻市21所高校创新资源集聚共享,构建起大学城、综改区、农高区“一城双区”的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新生态。
2025年,晋中市将聚焦产业项目、新质生产力项目,制定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接续举办精准招商活动,用最大诚意、最好环境,招引更多企业投资晋中、落户晋中,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晋中已不再是那个“吃资源饭”的老工业基地。当甲醇重卡驰骋于亚冬会赛场,当无人机穿梭在太行山间,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同样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未来不远,目标亦近。晋中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高标准建设“晋创谷·晋中”,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优化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入驻企业和科创团队达到120个以上。
——深化市校协同创新,协调推动驻市高校科创平台与晋创谷合作,建立高校和企业“平台共建、设备共享、技术共用”联动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9家。
——支持企业走进高校实验室,联手开展一批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推出一批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中试转化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
新的一年,晋中或将再次证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唯有将“创新”刻入城市基因,才能向逐“新”行、立潮头。(凤凰网山西 田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