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山西报道 “一部古堡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晋城古堡的核心价值,是以集体防御为核心的乡村文化理念。”……2月26日上午,晋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闭幕后,晋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晋城市委组织部特聘教师谢红俭为晋城市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带来一场题为《中国古堡为何看晋城》的文化讲座,深情介绍晋城古堡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谢红俭为晋城市政协委员、智库专家介绍晋城文化
谢红俭结合多年研究和实践考察经验,围绕晋城古堡的形成历史、形态特征、历史价值和文化谱系等,用扎实的考证、详尽的案例以及独特的视角,带领大家充分领略晋城古堡古建的独有魅力。
“何以晋城?从区域品牌到品牌区域。”讲座开场,谢红俭列举了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三晋东南门户,万里茶道入晋口;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40个,中国第一;186个传统古村落,山西第一;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四。此外,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国最古老的民居,高平王报古戏楼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楼,玉皇庙二十八宿雕塑是海内孤本,开化寺壁画是宋代寺观最大壁画。
1998年开始,谢红俭关注晋城古堡。从接触到探究到让更多人了解古堡、爱上古堡,20多年来,她从未间断。也正是身体力行的寻访、探究,让这场讲座娓娓道来,一气呵成。
谢红俭在晋城郭峪古堡留影 资料图
晋城古堡有什么好?谢红俭介绍,晋城古堡有鲜明的特点,现存古堡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集体修建的围村堡居多;防御类型完整,有中国民间防御工事的顶峰之作;规模宏大,碉楼为中国北方之最;建筑工艺精美,等级较高。
“晋城古堡的文化内涵更是深厚,彰显着集体精神,与当地山地文化、群体精神相契合,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兼具极高的历史与美学价值。”谢红俭说。
在晋城古堡相关文化方面,万里茶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晋城作为万里茶道的入晋口,沿线留存诸多遗迹,部分地点已参与申遗。当地手工业同样发达,铁制品、古家具等不仅工艺精湛,还有货单等实物印证其独特的生产销售模式。此外,晋城历史上书院林立、进士辈出,古堡内流传着众多人才故事,饱含家国情怀。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最后,谢红俭着重强调了晋城古堡的价值与保护。晋城古堡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部分标准,其独特价值不容忽视。她呼吁,要全力保护古堡的原真原貌,例如对郭壁古堡,应保持其原状,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得以长久留存,传承文化记忆。
此次讲座为晋城古堡文化的研究与保护注入新动力,也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让晋城古堡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田小丽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