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春意浓,好运正当时。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河东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运城各市县拿出“看家本领”,围绕河东民俗、传统非遗推出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年味醇厚绵长,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据山西省旅游大数据统计分析,运城市春节假期全域接待游客440.72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数的15.74%,成功登顶全省游客接待量榜首。
运城文旅何以频频“出圈”,成为游客瞩目的“顶流”目的地?
以文引流,多元活动勾勒文旅盛景
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运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国宝第一市”。
两节期间,运城通过16项市级活动和100余项县级活动,以线上线下联动、市县两级联动、景区景点联动的方式,生动呈现河东大地的悠久历史、荟萃人文和市井民俗,全景式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运城拥有众多国家级非遗,这些项目在“两节”期间纷纷亮相,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盐湖景区推出“火壶飞人”表演,将传统打铁花非遗技艺与现代水上特技结合,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现象级”文旅IP;运城博物馆的非遗市集活动,采取国宝矩阵、分区市集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串联起运城特色非遗及非遗文创产品,让广大游客收获一站式打卡的“潮游”乐趣。
运城文旅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深挖根祖文化、池盐文化、关公文化等核心IP,构建起全域旅游的“文化磁场”。
在解州关帝祖庙,通过祭祀大典等沉浸式活动,将忠义精神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场景。游客们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红关公” 与 “黑悟空” 新春巡游盛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客们参与到祈福信俗、演艺互动等活动中,感受关公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打造“盐晶奇缘”剧目旅游,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到盐文化的独特魅力。
运城深谙以文塑旅的重要性,将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贯穿于文旅发展全过程,不断提升了游客对河东文化的认同感。
以旅聚势,创新模式塑造特色名片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春节系列文旅活动主要突出传统与传承、强调创意与创新、追求共享与共乐三大亮点。”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光表示。
无创意不文旅。运城市县两级文旅部门通过梳理河东地区传统年俗活动,在精心谋划关帝庙年夜敬福香、民俗文化节、非遗展览、古庙会、元宵社火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融入非遗手工体验、书画作品展、实景演艺、国潮体验等现代元素,让春节系列文旅活动既有“传统年味”又有“时尚潮味”。
同时,运城市打造新场景、丰富新业态,有效激活消费新动能。
盐湖景区策划全员NPC互动、奇幻北极光等新潮旅游项目,将古老盐湖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永乐宫景区举办舞蹈快闪、文创上新等活动,让古老的壁画艺术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激发更多人去探索和体验运城文化遗产之美……
为达到共享与共乐的目的,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采用“1+N”主分会场联动方式,串联公园景点打造文旅宣传主阵地,以多种活动为市民游客送“好运”,创造“多元又多态”的“新场景”,让游客“常来常新”。
此外,运城文旅以服务至上的思维,举办年货美食展、新春送对联、非遗小课堂等活动,并在旅游专线、门票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提供“走实又走心”的新体验,使文旅产业的带动性越来越强,真正实现“圈粉”更“圈心”。
以商增值,市场导向构筑产业高地
春节期间,运城市瞄准春节消费市场,创造新场景、开发新爆款、提供新体验,努力用好产品烘热大市场。
在运城盐湖景区、夏县天沐·夏都温泉酒店举办温泉嘉年华暨首届运城温泉文化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永乐宫景区举办“仙姑贺岁、永乐有礼”文创上新活动,推出多款具有永乐宫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们的热烈欢迎;芮城县大禹渡黄河风景区禹王台太空舱度假休闲湾推出“来小城 住好店”新年暖房活动,每天推出1套特价房,住宿即送1份家庭团圆套餐,同时制定3款年夜饭套餐,提前预订可享受9折优惠等活动,不仅出心出新、更出彩出财。
与此同时,运城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出文旅专线、文旅礼包、文创周边等内容,提升运城文旅消费。文旅局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推出宇龙农业综合体年货美食展,集中展示各色运城“特”“优”农产品,开展商家促销活动,推广企业产品和品牌。政府开通全域旅游“城景通”免费直通车,方便游客在市区和景区之间自由穿梭。
此外,运城市还加强了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广运城旅游年票、“跟着悟空游运城”旅游一卡通、“秦晋之好”旅游惠民年卡等旅游产品,大大提升了运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一业兴,市场百业旺。未来,运城市将锚定“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目标,聚焦解决“人气、特色、高端”三大问题,不断挖掘文旅资源潜力,真正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持续擦亮“国宝第一市”金字招牌。(凤凰网山西 田小丽 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