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齐发” 岚县高质量发展活力澎湃

“五力齐发” 岚县高质量发展活力澎湃

凤凰网山西报道 “土豆花海,面塑之乡。大美岚县,风光无限。”在1月3日上午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岚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王小明介绍,近年来,岚县“五力”齐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美丽幸福岚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新闻发布会现场 冯帅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 冯帅 摄

聚力打好“三张牌”,产业转型动力更强

稳一产,打好“特优牌”。坚持全链条深耕,做强马铃薯产业,“岚县马铃薯”入选2024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链条产值突破1亿元,“小土豆”长成益农富民“大产业”。

强二产,打好“高质牌”。打造“风光”岚县,近三年新核准并备案风光新能源项目13个,数量吕梁市最多。全县新能源备案装机规模达1913兆瓦,位列吕梁市第一、全省第五。

活三产,打好“提升牌”。近三年,岚县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争创土豆花、白龙山2个4A级景区。投资近6200万元,倾力打造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连续举办十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节,生态游、非遗游、红色游、乡村游持续升温。

全力守好“三条线”,巩固衔接成色更足

牢牢守住脱贫群众“增收线”。依托“岚县土豆宴厨师”省级劳务品牌,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稳定在2.2万人左右,脱贫人口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吕梁市第一。

牢牢守住乡村建设“基础线”。投资近2亿元,推进2个精品示范村、18个提档升级村、106个环境整治村建设。打造1个省级示范村、3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5公里。连续3年投入4500余万元。

牢牢守住乡村治理“保障线”。打造18个移风易俗示范村,挖掘36个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良风美俗。

奋力念好“三字诀”,城市蝶变颜值更靓

“建”字当头抓拓展。近三年,投入2.8亿元,拓展城区路网。静兴高速(岚县段)、连接线(北段)竣工通车。人民路、向阳路、秀容街改造投用。秀容桥、崇文桥、裕丰桥、迎宾桥、复兴桥等五桥同建、如期通车。

“改”字为要抓配套。近三年,新增供热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建成区集中供暖全覆盖。完成雨污管网改造33公里,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24万平方米。

“管”字托底抓治理。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300余万元,在吕梁市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重拳整治脏乱差,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金字招牌”。

着力下好“三步棋”,生态环境质量更优

下好防治攻坚“先手棋”。2022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2023年、2024年优良天数分别达321天、334天,空气优良率、PM2.5、PM10平均浓度连续两年位列吕梁市第一。岚河国考曲立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

下好造林绿化“关键棋”。落实“双碳”战略,一体推动“扩绿、兴绿、护绿”。岚县累计实施营造林26.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3.6%。

下好增效增收“长远棋”。依托33万亩沙棘林资源,打造“种产研销”全产业链条,年产值超1.5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实现了“绿”“富”双赢。

强力抓牢“三件事”,民生福祉底色更暖

办好群众为难的事。针对城区“停车难”增设临时停车位、夜间停车位3000余个;针对城乡居民“出行难”开通18条城乡公交线路;在城郊结合部新增路灯1000余盏。

办好群众盼望的事。高标准完成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改造;启动秀容中学建设,与北京新学道开展合作办学;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投用;县人民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场馆投用。

办好向群众承诺的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1年的9.2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04亿元,年均增幅11.98%;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快速增长,2024年突破1万元。(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