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延长硝基复合肥产业链,力争到2030年底产值突破200亿元

交城:延长硝基复合肥产业链,力争到2030年底产值突破200亿元

凤凰网山西报道 12月25日上午,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交城县副县长王向前介绍了该县支柱行业硝基复合肥的发展情况。

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源自“吕梁发布”微信公众号

2018年,交城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肥料)”。2022年,被认定为市级“硝基复合肥专业镇”。2024年,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授予“交城·中国钙都(硝基肥)”荣誉称号。

“交城县现有硝基复合肥企业33户,总产能300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产能75%,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60%以上。”王向前介绍,前三季度,全县硝基复合肥产业产值42.2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0.3%;上下游配套企业87户,配套产值50多亿元,行业及关联产业产值近百亿。主导产品年出口额近10亿元,居全市第一。

交城县硝基复合肥主导产品有硝酸钙、硝酸铵钙、硝酸镁、硝酸钾等35个品种,是水溶性极强的中量元素肥,肥料转化率达80%,远高于尿素的30%,肥效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认可。

为彻底打通产业发展“中梗阻”,交城县制定出台了《硝基复合肥专业镇发展规划》《硝基复合肥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并积极推进东锦新材料等一批绿色新型肥业项目落地投产。每年设立1000万元科研奖补资金,支持硝基复合肥企业科技创新。投资600万元,对县检验检测中心25项检测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与晋阳海关、天津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扩大对外贸易。

此外,交城将加大企业融资、上市等扶持力度,不断延长硝基复合肥产业链条,将滚动推进三喜绿色新材料、东锦27万吨硝酸等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新增产能100万吨,至2030年底产能突破600万吨、产值突破200亿元。

王向前表示,交城将进一步擦亮“中国钙都”这一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持之以恒“筑金巢、引金凤”,奋力谱写“钙都”华丽篇章。(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