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山西报道 “连续12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居山西省第一,晋城是如何做到的?”在12月5日上午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晋城市副市长黄登宇给出回答:念好三味“真”经,推动民生保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源自“山西发布”微信公众号
真金白银投入。坚持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优先级,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在民生事业上做“加法”,做到“大钱大方”。近3年,财政投入从234亿递增至342.9亿,三年增支108.9亿元,增幅达46.5%。另一方面,在行政支出上做“减法”,做到“小钱小气”。近3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让更多“民生清单”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
真情实意服务。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政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晋城高标准建成了丹河教育园区,在全省率先免除高中学费。实施了市医院迁建、阜外心血管病技术培训中心等项目,医疗水平显著提升。长护险入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家推行市域“一元公交”全覆盖,民生保障更有力,百姓生活更安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入选国家标准化试点,“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被国办确定为全省唯一试点,晋城获评全国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
真抓实干担当。坚持把防风险、保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19个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5年“双下降”。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赵树理调解工作法”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三次获得“长安杯”,被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晋城还实施了更高水平全域文明城市创建,晋城市和沁水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高平市和阳城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如今的晋城,“颜值”与“气质”并重、“晋善”与“晋美”同行,是一块宜居宜业宜游的福地。“我们将始终坚持民生为大,多做实事,让晋城百姓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黄登宇说。(田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