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山西报道 “我们致力于增加群众收入,持续擦亮以‘吕梁山护工’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脱贫劳力外出就业24.7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在11月28日上午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如是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源自“山西发布”微信公众号
吕梁曾是山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期间打造了吕梁山护工“金字招牌”,先后荣获“人社扶贫典型案例”“山西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等数10项表彰奖励,成为吕梁的一张“金字招牌”。
吕梁市副市长庞明明介绍,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吕梁坚持把“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作为巩固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累计培训57期10.7万人,带动就业9.1万人,护工月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左右,金牌月嫂的工资高达17000元。
2022年,“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今年,吕梁市又探索出台了吕梁山护工职业化、产业化发展办法,着力推动护工向护师转变、家政服务企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助力吕梁山护工持续健康发展。
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冯帅 摄
庞明明介绍,吕梁市在做好以“吕梁山护工”为主的劳务培训就业工作外,还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促群众增收。
在稳粮保供上,吕梁全面落实国家、省惠农补贴基础上,市级对小麦、油料等重点作物每亩又给予补贴100元,补贴资金2380万元,覆盖农户1.5万余户。推行农业保险“全覆盖”,去年为25.14万户受灾农户理赔资金2.29亿元,有力护航了农民增收。
吕梁持续做大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去年有1.4万户农户通过种植食用菌,户均增收2万余元。在利益联结方面,吕梁市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优选链主企业21户,辐射1.1万个合作社,带动近40万户农户就业创业和增收。此外,吕梁抓光伏收益促增收。今年以来,光伏帮扶电站到村资金2.8亿元、惠及7.97万人。
庞明明表示,近三年,吕梁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经济增速,脱贫群众收入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下一步将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让老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田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