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成长与蝶变,是时代的发展与映照。
市区文化馆等城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区体育中心完成主体建设,老旧片区改造扎实推进,“口袋公园”扮靓城市空间,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昔日的革命老区吕梁,如今万木竞秀,生机勃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城市建设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补齐城市道路发展短板,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让这座城市更美丽、更宜居、更有吸引力。
吕梁新区体育中心现已完成主体建设。刘亮亮 摄
新老并进,向上生长
在吕梁新区体育中心,一座崭新的区域性地标呼之欲出。
作为吕梁市委、市政府今年统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吕梁新区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也是吕梁新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该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现已完成主体建设,座椅系统、照明设施、绿茵草坪及专业跑道等各项配套均接近完备状态。”项目负责人郝宇锋介绍,场馆建成后可容纳观众超过2万余人,将成为集体育竞赛、大众健身、文化表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多功能场所,有望填补吕梁市在标准化体育设施方面的空白。
一个个项目火力全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绿树成荫……走进吕梁新区,处处欣欣向荣。
今年以来,吕梁市领导数次深入新区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看现场、督进度、听意见、解难题。吕梁市档案馆、博物馆、地方文化展示馆、吕梁能源大厦、公共文化服务五大中心大剧院、新安大道和主城到新区快速路……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加速推进。
向新发展的同时,老旧片区改造也在扎实推进。
在吕梁市信用社小区、吕梁市邮电小区,院内的道路修缮、排水系统改造、停车位规划、电动自行车车棚已全部完工。“楼体外墙增加了保温层,内墙洁白平整,网线、电线已全部规整进入管线网,道路宽敞平坦,环境整洁宜人,在这样的小区生活十分舒坦。”说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邮电小区住户雒旭祥滔滔不绝。
吕梁市农业银行家属院改造前后对比。冯帅 摄
加快城市老旧小区老旧片区改造,是今年吕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件大事之一。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城市“里子”工程,直接关乎城市品质、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感。
今年以来,吕梁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2024年8月底,已改造完工272个小区,惠及2.18万户居民。经过改造,曾经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小区华丽变身,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美丽家园”。
新区建设与老区改造齐头并进,吕梁新貌愈发清晰。
守护幸福,向下扎根
老有所养是“家事”,也是民生大事。如何对待银发群体,是一座城市温度的体现。
一溜儿5间的大平房装修一新,淡红的门窗透出阵阵暖意。新改造的餐厅内,20多位老人围坐在几张餐桌前,乐呵地吃着午餐、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临县招贤镇高家庄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就餐的情景,如今已成为吕梁市社区养老的常态。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年吕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
在离石区趣养小镇颐养家园,84岁的王秀玲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到书画室里写字看书。从去年起她发现,自己每个月除了退休工资外,还多了50元的高龄津贴,这让她打心眼里高兴。
高龄津贴是吕梁市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而制定的一项社会福利政策,是吕梁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切实举措。
“穿得好,吃得好,福利待遇都是头一份,咋能不幸福?”王秀玲感慨道。
中阳县城区幸福养老服务中心,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冯帅 摄
今年起,吕梁市系统推进了“千万养怡助老”项目,旨在为千沟万壑、千家万户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养怡”取自曹操《龟虽寿》诗中的“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千万养怡助老”项目,中阳县率先开展试点。在中阳县暖泉镇,有307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好邻居助老小院”的形式,在解决村里老人吃饭问题的同时,也让小院主人不必外出打工就有收入,解决了人口分散自然村的老年人照护问题。而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则办起了日间照护中心和幸福小院。
孙大军表示,“千万养怡助老”项目通过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也是“千万工程”在吕梁的实践。
在吕梁,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7月底,城市社区共建成城镇养老幸福工程17个,示范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个,示范引领、典型带动,逐步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院1475个,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服务。
根深才能叶茂,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吕梁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赢得了民心,守住了人心。
吕梁市交城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餐厅老人们正在吃饭。刘亮亮 摄
精管善治,向美而行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对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精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保持城市干净整洁,如何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便利,如何兼顾执法公正性与人性化?吕梁给出的答案是精管善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孝义市胜溪湖上,水鸟戏水,游人漫步,宛如画中景象,这得益于当地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颁布了大气、水、扬尘、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和横泉水库、柳林泉域保护条例,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长制、林长制、生态保护补偿,环境质量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
在此指导下,孝义市针对焦化、化工、氧化铝等全市重点企业生产工艺、环保设施、污染排放、清洁运输及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联合住建、城管、交警、能源、市场等职能部门针对性开展了施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非道路移动机械、餐饮油烟、散煤污染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以前“十米不见人,百米不见山”的孝义市,如今处处充满着灵动与朝气。
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图片由孝义市委宣传部提供
城市建设并非一“建”了之,不仅要在物质层面加强治理,更要注重精神层次的建设。
“你好,请戴好安全头盔,减速行驶。”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走在各条主次干道交通路口,经常能看到“红马甲”的身影。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尊老爱幼,文明礼让”……行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公益广告,传递着文明理念,规范着行为举止。
城市之美,总见于细枝末节。“开车路宽、出门见景、推窗有绿,现在的城市建设真的是考虑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家住吕梁市区滨河南路的赵瑜对家门口的变化赞叹不已。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行为习惯在改变,素养在提升,司机自觉礼让行人、行人过马路自觉等候红绿灯,垃圾按照分类扔进垃圾桶,文明旋律在吕梁大地回荡。
城之美,在于景之美,更在于人之美。
今天的吕梁,颜值与气质并重,形象与内涵并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汇聚成向上的力量,融入这座城市的生长脉络,和这片红色热土上热爱生活的人一起,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攀登向上。(凤凰网山西 尚书宇 田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