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晋行丨从“藏在深闺”到“泼天流量”,隰县做对了什么?

政晋行丨从“藏在深闺”到“泼天流量”,隰县做对了什么?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景区爆火,来自全国各地的“天命人”纷纷踏上赴隰之路。

数据显示:这个县城仅有9万多人、核心景点仅能承载40人的县城,过去7天单日游客量均达万人以上。不少人因为“小西天”,第一次认识了“隰”(xí)字。

这个文旅刚刚起步的山区农业县,到底做对了什么?

不可否认,小西天爆火离不开《黑神话:悟空》游戏带来的流量。小西天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仅有169.6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内,供奉了近2000尊悬塑佛像,每一尊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中国悬塑艺术之绝唱”的美誉。在《黑神话:悟空》中,小西天成为令人震撼的“既见未来,为何不拜”名场面取景地。

游戏发布后,玩家第一时间前往打卡,给隰县带来第一波流量。据统计,截至8月22日,隰县小西天景区便接待了7万余名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300%。

隰县这个过去因地理位置偏僻,很少被纳入游客行程的小县城,自此改变了被文旅冷落的“天命”,成为来山西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而小西天景区之所以经历近四百年仍完整如新,还得归功于隰县文保工作者们长期以来的科学守护。

据了解,隰县始终把文物安全保护放在第一位,落实文物“人防、物防、技防”保护措施,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机制:无量殿内现存3尊铜像及寺内11通碑碣作为附属文物,均按要求标准作相应保护措施。无量殿内木碑采用玻璃罩方式保护。寺院所藏传世罕见官版《明永乐北藏》由寺院僧人看管使用,并由小西天景区服务中心按规定监管、保护。

正因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好,游客们来到小西天,看到的不是破败不堪的老庙,而是精美绝伦的满堂悬塑。“不来小西天很遗憾,来了非常震撼。”这是所有参观过小西天的游客们的真实体验。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共舟者兴。小西天的魅力和潜力固然不可忽视,但隰县干群同心谋发展的氛围,更是让游客津津乐道。

面对“人从众”模式,隰县举全县之力保障文旅服务。国庆黄金周前夕,因预判到小西天景区人数将大幅增加,隰县节前成立8个工作专班,要求各乡镇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取消休假,一线值守。黄金周期间,景区内外所有商品一个价,所有餐饮场所不涨价,所有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所有摆渡车免费乘坐,所有公职人员变身“服务员”,300名志愿者提供引导服务……隰县用心用情用力,把服务工作做到游客心坎上。

特别是当部分游客因排队时间长高喊“差评”时,隰县相关部门不躲、不怼、不压,坦诚面对、积极改进:县委书记、县长全天坐镇指挥,政府副县长唱歌舒缓游客情绪,公安局长现场疏导人流,文旅局长扮演唐僧迎客,增设停车位,免费赠送玉露香梨……经过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操作,隰县将“差评”风波强势逆转,引来媒体称赞、游客叫好。

“山城需要天命人的海涵包容。隰县是山区农业县,在广大天命人的宠信之下正在努力转型旅游城。”10月3日,隰县向游客发出致歉信。10月7日,隰县又发出一封“感谢信”并送出“诚意大礼包”:自即日起至年底,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来小西天游览过的朋友,可凭借购票凭证,免门票再次进入景区参观游览……

“真心总是不会被辜负的!无论是花样宠客也好,完善基础设施也罢,我们从始至终的待客之道就是两个字‘真诚’。”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说。

旅游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服务可以尽心尽力。小县城如何发展文旅,隰县以实际行动给其他城市打了样。

如何将“天降流量”转化为“长红留量”?隰县希望在保护当地古建筑的基础上,让文物“活起来”,再“火起来”,打造一座农文旅融合小城。正如隰县分管文旅的副县长吕学慧所说,增景留人、增宅留人、增住留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依托旅游带动全县经济效益。

未来,相信隰县会抓住难得的“出圈”机遇,补齐旅游发展短板,以更务实的举措、更周到的服务、更新颖的思路,助推文旅“破圈突围”,倾力打造更多人的诗与远方。(冯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