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玉露香梨(资料图)
30多年,1万多天,隰县习礼村76岁的闫云海老人将一颗颗玉露香梨日复一日地“训练”成了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他见证了玉露香梨的发展,也见证了隰县的致富之路。
早上六时,76岁的闫云海便端着筐来到果园,清新的空气混杂着土壤的味道扑面而来,身后也留下一串脚印,新一天的管理工作开始了。
一探一收间,筐中的梨果越来越多。这对于闫云海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他一边哼唱着具有年代感的小调,一边采摘树上的梨果。不一会儿,身体有些乏,腰也有些酸,闫云海便扭扭腰、伸伸胳膊,坐在梨树旁歇息一小会儿。
九月份,梨树已进入成熟期,按照以往的经验,闫云海选择用科学的方式采摘梨果,他白色的手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色泽。采摘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为了不损害玉露香梨的品质和口感,一般在采摘时,会采用分批采收、轻拿轻运、树下分级套网、避光放置等方式,避免碰伤、刺伤和刻伤,保证果梗完整,防止高温晒伤梨果。
“这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在梨树的成长中要经过土壤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五大方面的20多个管理环节。”闫云海提起繁琐的果园管理环节,似乎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晚上七时,太阳沉入地底,天色变暗,整个果园即将被黑幕包裹,闫云海忙碌的一天工作也接近尾声。回看整座果园,一颗颗梨树稳扎在土地,舒展自如的树枝、翠绿的树叶,一颗颗玉露香梨昂首挺胸,身姿矫健……
这是闫云海最平常的一天,他的儿子闫锁海继承了他的工作,一如他父亲一样管理梨树。每天雷打不动进入果园劳作,果园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悄然发生的变化是类似闫云海、闫锁海父子的果园已经成为整个玉露香梨产业链上的基础节点,政策、金融、仓储、物流、电商、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都融进了每一颗玉露香梨上。截至目前,隰县玉露香梨面积发展到23万亩,“隰县玉露香梨”品牌价值达到87.43亿元,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美国、加拿大市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这就是隰县玉露香梨专业镇的实际功效——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突破、高品质上市、高效益回报、高频率宣传、高质量发展。目前,以玉露香梨为主的梨果产业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成为助力农民走向增收致富之路的“主力军”。(凤凰网山西 衡田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