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宁,眼花缭乱的花馍艺术让人一眼忘不了!

在乡宁,眼花缭乱的花馍艺术让人一眼忘不了!

揉搓捏拽、蒸馍腾腾、

花花哨哨、红红火火。

“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在乡宁,蒸花馍是件大事,当地人年年岁岁、每逢重要节日都要用花馍传递那丝丝入扣的真情,可见人们对花馍的重视以及对花馍制作工艺的讲究,每逢过年期间,乡宁人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惟妙惟肖的枣花馍。

花馍,也称“面花”,是传统山西民间面塑品。自北向南,山西各地都有制作年节花馍的传统,晋北花馍含蓄粗犷,晋南花馍精巧细腻。手艺人们通过捏、搓、揉、拽、剪、贴等一系列不着门道的手法,变幻出花果、珍禽瑞兽等各种形象。

图片

一个城市一种味道,构思巧妙、造型别致的花馍看起来手艺繁琐、花样多变,然而这一切皆由“馍”始。乡宁位于吕梁山南部,以种植传统小麦为主,有着特殊的高山气候,小麦生长周期长,其产出的面粉率低,但其和成面团特别劲道,有着制作各类面食的先决条件。

随着时间迁移,当地蒸馍技巧和捏制花馍的手艺渐长,大大小小的面团在手艺人的手里变成各式各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一个个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花馍绽放出独特的民俗瑰宝。

乡宁花馍自唐朝开始流传,盛行于明清,起源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图片

乡宁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要做好、做出特色,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饧馍时,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确保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蒸制时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花馍才能熟透而又不变形、不起泡。花馍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装饰,这也是花馍制作最值得欣赏的地方,梳子、勺子、剪刀再加上手艺人的一双巧手,谈笑间,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就变成了枣花、孔雀等形式多样的花馍,没有教材,没有图样,全凭一代代人口传心授。

图片

从用于祈福祭祀到现在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乡宁花馍历经千年传承,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还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当地人来说,蒸花馍不仅仅是一个习俗,更像是一项仪式、一种情感寄予,在热气腾腾的烟火味道里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乡宁花馍,蒸出的是热气腾腾的“家乡味儿”,蒸出的是乡宁大地的古老文化,蒸出的更是祥和、团圆以及那份对“家”的味道的深深向往和眷恋。(文:衡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