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工作基本情况

临汾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工作基本情况

一、临汾市地震地质概况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 黄河中游,汾水之滨,东倚太岳,西靠吕梁,中部是辽阔富饶的盆地,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又因上古帝尧曾建都于此,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临汾市位于汾渭断陷带中南段,北部灵石隆起与太原盆地相隔,南部峨嵋台地断隆与运城盆地相临,西部为吕梁山隆起和东部是太行隆起,中部的临汾盆地又分为辛置凸起,洪洞凹陷,浮山凸起,临汾凹陷,襄汾凸起,侯马凹陷六个次级构造。

临汾盆地的边缘和内部发育有两组不同方向的断裂,一组为北北东向——北东向正走滑断裂,主要构成盆地的边界断裂,主要有霍山山前断裂,罗云山山前断裂、大阳断裂和浮山断裂,另一组为近东西——北西向断裂,它们构成横贯临汾盆地的横向断裂,主要有临汾断裂、石林断裂、洪洞苏堡断裂和襄汾凸起的南北缘断裂等。他们构成控制临汾盆地的内部次级单元(凹陷和凸起)的发育。

二、临汾市地震基本情况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现代地震的记录统计,我省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83次,其中发生在临汾盆地的就有20多次,临汾历史上发生过2次八级地震,即:1303年9月17日洪洞县发生8.0级地震和1695年5月18日临汾县(今尧都区)发生的8.0级地震,给临汾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1970年以来,我市辖区内共发生3.0级以上地震101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989年12月25日侯马市4.9级地震和2003年11月25日洪洞县4.9级地震。最近一次3.0级以上地震为2021年4月8日洪洞3.1级地震,此次地震与2003年4.9级地震震中相距约30公里。

临汾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一)震源浅,一般在地下10-20公里;(二)强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三)历史上,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四)地震发生后,缺乏有效的救援和防疫措施。

三、临汾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

(一)地震监测预警

我市已建成包括临汾、隰县、安泽、霍州、侯马、大宁、蒲县等十五个子台和一个台网中心的测震台网,地震监控能力已达到台网区域内及周边ML≥2级地震,部分地区监控能力达到ML≥1.5级地震。

2016年以来,我市优化台网布局,大力推进“一县一台”工作,符合国家台网入网标准的台站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21个,使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大幅度提升。辖区内现有各类前兆观测手段123台(项),其中国家级观测项目25项,省级观测项目44项,市级观测项目54项。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是水位、水温、地温、痕量氢、钻孔应变、电磁波、水准、地电阻率等。2017年建成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拥有自主的前兆台网服务器,能自动汇集全市各台站的观测数据,为我市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依据。

我市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充分发挥“三网一员”队伍作用。全市“三网一员”补贴基本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各县(市、区)每年对“三网一员”进行调整补充和集中培训, “三网一员”在科普宣传、应急演练以及宏观异常落实和震情报告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我单位负责编制的《地震宏观观测网建设和管理要求》标准正式颁布,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宏观观测网点的建设、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考核等方面都做了标准化的要求,我市宏观观测队伍正逐步走向标准化、科学化。

2018年,山西省启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截止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1101处预警台站,其中临汾市建成预警台站151处,包括配置测震仪和强震仪的基准台站9处、配置强震仪的基本站21处、配置烈度仪的一般站121处。

(二)震害防御

近年来,我市夯实震害防御基础工作,不断拓展项目成果运用。一是我市是全省唯一率先完成市区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三个震害防御基础项目的地级市。2017年,我市编制了《临汾市市区活断层简明使用指南》,完成了临汾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建设;完成了《临汾城区震害预测项目》并建立了震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摸清了临汾市主城区整体的抗震能力,找到抗震薄弱环节,在地震发生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市政府开展城市拆迁改造、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河西新城中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大数据中心项目、环境产业园项目等实施提供了重要数据。同时在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地震应急演练、灾害模拟评估等方面积极发挥辅助决策和技术指导作用。二是推进重点县市开展震害防御基础工作。2017年,《洪洞县地震小区划》完成并交付使用;2018年,霍州市投资226万元开展城区地震小区划项目,目前完成全部工作,形成《霍州市城区地震小区划报告(送审稿)》,已提交审查;2020年,襄汾县投资285万元用于城区地震小区划项目,计划于2022年年底完成。这些项目的推进,为城市一般建设工程准确的提供了抗震设防要求,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宣传教育

我市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在“5.12”、“安全生产月”、“7.28”、“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我市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科普宣传活动,普及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公共场所,提高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我市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优势。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在日常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5.12”、“7.28”等重要宣传节点向社会开放,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

我市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创建示范县、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截止2021年年底,我市共有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5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6所;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24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1所;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4个。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舆情监控预案,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发布震情信息、新闻信息,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宣传,防范处置谣言,加强舆论引导,回应公众关切,提高了防震减灾宣传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有效处置了多起地震传言、谣言事件。

(四)应急准备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2021年初对全市的应急资源进行普查,本行业、本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储存的应急物资共计244775件(台、套):其中通讯类件(11842台、套)、综合类件(135713台、套)、危化类件(10403台、套)、防汛抗旱类件67616(台、套)、森林防火件19201(台、套);全市应急物资生产(经营)单位共1家,山西德康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隔离衣、KN95防护口罩等。

全市建有应急储备库20个,占地面积约4900平方米,储备有各类帐篷4217顶、被子20570床、毛毯9450条、折叠床3250张,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全市共有112处应急避难(险)场所,占地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约93万。我市共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4个,其中尧都广场、古城公园为国标一类避难场所,平阳广场、安泽县一中操场为国标二类应急避难场所。4个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近15万人,有效面积22.6万平方米,可安置人数6.02万人。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全市共有应急救援队伍78支(政府队伍34支包含消防类23支和森林消防11支,企业自建队伍11支,矿山救护6支,水利1支,LNG救援1支,电力救援1支,道路运输2支,建筑施工3支,社会力量19支)。

开展应急演练。2009年以来,我市每年都开展不同层级和规模的应急演练,并把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列为了县级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之一。其中,2021年共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66次。包括参加省市县三级联动演练1次,组织市县(襄汾县、蒲县)联动响应演练2次,指导县级(洪洞县)地震应急综合实战演练1次,配合市应急管理局开展以地震为背景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1次,组织地震现场工作实战演练1次,其他类型演练达60次,为有效应对地震事件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