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每个家庭的心头事。“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系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地。培育32个教育部“双创”项目、203个省级“育人先锋”品牌,辐射带动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省党政领导每年登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形成强有力示范效应。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全覆盖建立校地协作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快“五育融合”体系建设,山西省学生在多项体育赛事中取得历史佳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正在成为全省青少年最美的成长注脚。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介绍,“十四五”期间,山西省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坚定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总收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等年均增长超过5.5%,2024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1100亿元。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组建600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有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20万人口以上的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得到充分保障。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学段、学校、学生全覆盖,累计惠及1373万人次。今年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教费,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建设教育强省,基础教育是基点。“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对标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总体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热切期盼,扎实开展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行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侯文一介绍,山西省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应对学龄人口“梯次渡峰”,推进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五年来,在学龄人口集中地区建设公办幼儿园和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1286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700余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24、2025两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6.73万个,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希望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期盼。山西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着力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通过教师交流、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稳定县中生源,建强县中教师队伍,组织高校和省示范高中对口支持薄弱县中,县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
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推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谋划实施的一项旨在“夯基垒台”的重大工程,2023年启动,2025年收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介绍,三年来,工程安排100亿元财政资金,聚焦立德树人、院校布局、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学研究和内部治理六个方面,实施了20项具体行动,全省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更加优化,新设、转设11所高校,新增1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全省设区市实现本专科高校全覆盖,形成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集聚圈,以及以晋北、晋东南、晋南为基点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一核引领、三圈联动、省市协同”的人才培养版图基本成型。学科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三个学科首次晋级A类学科,三个国家“双一流”学科取得重要进展。持续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博士、硕士招生计划分别增长165.3%、25.5%,实施优本扩容计划,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百万,累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40万毕业生。高校科技创新能级大幅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增至150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42个,百余个产业学院实现全省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全覆盖,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成功转化落地。目前高校集聚全省60%以上重点实验室、7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获得80%以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承担9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成为山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生机活力有效激发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48.73万名教师成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力量。山西省推动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超99%,普通高校博士化率提高8%,各项指标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持续拓宽教师发展通道,中小学中级岗位增加1.8万余个、高级岗位增加3万余个,分别增长11.7%、80%。省级进校园事项从75项大幅压减至10项,教师非教学负担大幅减轻。实施系列强师尊师惠师政策,教师地位待遇不断巩固。52名教师获国家级荣誉,197名特级教师、8000余名省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全社会尊师重教之风日益浓厚,全省教师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持续提升。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马骏表示,山西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出台一系列根本性改革举措,为不同禀赋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双减”重塑教育生态,“5+2”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持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今年还优化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事项,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加强“留学山西”品牌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出台《山西省学校安全条例》,坚持综合施策,全省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记者沈佳)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省教育厅专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