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向新而行 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向新而行 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装配中试车间内,产品和设备整齐排列。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装配中试车间内,产品和设备整齐排列。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成品车间内吊装产品。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成品车间内吊装产品。

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阀门,在工业领域却是流体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被称作现代工业的“守门人”。

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煤气闸阀、电动翻板阀等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他指出,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他对企业员工们说,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企业职工纷纷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高扬主人翁精神,坚决肩负起国有企业的使命和担当,坚持走专精特新道路,在传统装备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加快更多智能高端绿色新产品的研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把人才捧在手心

让职工在薪火相传中建功立业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重型机加工车间,煤气闸阀、电动翻板阀、蝶阀等产品整齐摆放。

“这些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永生回忆当时的情景,难掩兴奋。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国企,也是国家定点生产低压大口径阀门的重点企业和闸阀生产重要基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在装配成品车间的展台上,摆放着球阀零部件、氢能管线球阀等。最新研发的氢能阀门外体锃亮,分外显眼。这款高端阀门集合了工程力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智能控制等多领域的前沿技术,不仅具备超高的密封性能,确保氢气零泄漏,还能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氢气流量的精准调控。

每一款新产品的诞生都凝结着研发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韩晓君是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技术主办,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这里,感受到了被“捧在手心”的温暖。探索研发氢能阀门以来,她和公司技术人员一道联合高校教授组成团队,对产品进行应力分析、流场分析、火灾模拟等,对方案不断进行完善,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运用新技术优化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助力公司发展得更好、变得更强。”韩晓君坚定地说。

32岁的赵子豪同样感同身受。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车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年轻的赵子豪现在是公司信息化建设专员,主要负责车间信息化建设和数控设备使用工作。

2021年赵子豪刚参加工作,公司就为他们这些新入职的员工安排了师傅。代代相传是阳阀人的传承。对年轻人,公司针对每个人的特点、不同的岗位,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复合型综合方案,进行多重轮岗提升。赵子豪说:“我的体会是这里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传承中把老一辈的接力棒接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令赵子豪自豪的是,先进的数控机床在他手里,闸阀门精度有了质的提升。目前,公司煤气闸阀产品已出口至土耳其等国家。

紧跟行业需求

让技术攻关与市场开拓“同频共振”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山西省模范集体”……记者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入口看到,各种荣誉挂满了整整一面墙。最显眼的地方还有两句话:“做最好气阀,创一流价值”“实施差异化战略,走专精特新道路”,这也是这家百年企业新时代的奋斗宣言。

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展台上,各式各样的闸阀产品琳琅满目,大的足有数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功能材质多样,科技含量十足。

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钢花飞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只见工人轻点按钮,数控机床有序运转,阀门零部件便逐一成型。公司技术创新部部长靳利铭告诉记者:“低压大口径闸阀多年来一直是企业的主导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们正通过科技创新和校企合作实现产品向中高压和超高压延伸。”

近年来,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智能化、极端工况材料、精密制造技术创新,产品广泛用于冶金、焦化、水电、化工等行业,龙头产品行销海内外。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3%、163%。

步入重型机加工车间,一台台数控车床正开足马力生产,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相较于以前普通车床手动操作,现在的车床由电脑操控,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精准度也更高了。”铣钻工马慧钊一边查看刚刚加工出来的零部件,一边向记者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年轻职工很振奋,都表示要努力将科技成果转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下,公司技术人员正攻关超低温阀门材料等新技术,为国产阀门迈向高端化、能源安全与制造业升级持续提供坚实支撑。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郭永生信心满满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争做阀门细分行业的领军者,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核心要素融入公司发展目标,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坚持长期主义

让转型升级之路蹄疾步稳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亚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干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优势。”

从1924年阀门厂前身“永巨”小作坊成立,到1955年“永巨”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公私合营企业;从1994年改制为国有控股股份公司,到新时代踔厉奋发,出口额占全年产值1/3……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跨越百年,脚步从未停歇。

“把企业发展好,加大研发,做好专精特新,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长期主义是阳阀百年历程的密码,支撑我们走进了转型升级的新天地。”杨亚蓉说,公司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1%左右,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结合厂房搬迁,公司还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了数控立式车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龙门镗铣床等,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尺寸精度等,以创新助力发展,不断推动公司从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现代制造业企业迈进。

向新而行。公司聚焦智能化、极端工况材料、精密制造技术创新,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成立两个博士工作站,建设泵阀研发中心和检验检测平台,通过薪酬改革和荣誉激励激发产业工人活力,累计申请专利72项,获得专利63项。

科技先导。公司API铸铁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口径核安全级碳钢闸阀和低镍铬合金海水阀分别被巴基斯坦和秦山核电站选用;“城市煤气快速启闭闸阀”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研制各类阀门产品10余类、120个系列、1300余个规格,有58个品种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0个品种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压大口径煤气阀占到国内市场的60%以上。

“中小企业也要有大作为,要像小草一样有韧性。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极大鼓舞了公司全体职工。下一步,我们将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制造强国的建设中贡献阳阀力量。”杨亚蓉满怀信心地说。(记者 申晋光 王利强 丁园 裴云锋)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向新而行 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回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