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内群雕庄严肃穆。

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内群雕庄严肃穆。

学生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敬献花束。

学生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敬献花束。

阳泉城区,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锋似剑,直刺苍穹。不远处,以“基石”为寓意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庄严肃穆,巍然矗立。

彪炳史册!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记者回访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干部群众,大家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段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

雨后的狮脑山,苍松挺拔、绿涛阵阵,带着些许清凉。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百团大战纪念馆逐渐映入眼帘。走进纪念馆,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群雕庄严肃穆,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车子停在纪念馆门前,习近平总书记走下车,向大家亲切问好。”回忆当时的场景,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解员李玘印象深刻。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国内弥漫着悲观、妥协的氛围,亟待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

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在华北敌后的正太铁路发动大规模的破袭战。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已从原计划出动的22个团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

展馆内,弹孔累累的旗帜、锃亮的军号、简陋的步枪、卷刃的大刀、满是补丁的军服……每一件静静陈列着的文物,都是一段光辉历史的见证。

“在写有岳勇、赵亨德等人英雄事迹的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凝视良久。”李玘说,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前,习近平总书记看得非常仔细。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时询问相关情况,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正太铁路横贯太行山脉,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以正太铁路为重点,掀翻铁轨,炸掉桥梁,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至1940年12月初,敌后军民共作战1824次,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

在中国抗战面临严峻困难的关键时刻,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这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时驻足察看、同大家交流。面对面地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百团大战,李玘内心激动,回忆起讲解过程,仍然心潮澎湃。

百团大战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1940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灵战役,连续攻克东团堡、三甲村等日军据点,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49人、伪军37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可能是感觉我有一些紧张,用一些简单交流,让我的情绪放松了不少。”李玘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百团大战的历史非常熟悉,讲解过程中不时驻足、询问、细看。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在百团大战攻击井陉煤矿的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女孩,大一点的叫美穗子,大概四五岁,小一点的只有几个月大。聂荣臻元帅对她们极为关怀,悉心照料,后来出于安全考虑,又派人将她们送回日军据点,并亲笔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美穗子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美穗子带着家人专程来北京看望聂荣臻元帅,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在聂荣臻元帅会见美穗子的照片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驻足良久。

如今,这段始于战火的情谊,被写入教科书、刻进纪念馆,化作一代代中日青年理解战争、珍视和平的永恒教材。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从未动摇。这是从历史与战争中获得的深刻启示,亦是一个大国为建设永久和平世界的主动担当。

要讲好抗战故事 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硝烟散尽、精神不朽,英雄之气仍在太行山间纵横激荡。

在纪念馆大厅,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大家中间,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场馆里响起一阵阵热烈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88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起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这里来就是接受精神洗礼。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我来过很多次百团大战纪念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今天在这里见到了习近平爷爷,现场聆听了习近平爷爷的讲话,又是完全不同的收获。”阳泉一中高一学生陈明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爷爷的嘱托,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出生在阳泉市正太铁路破袭战沿线区域的姚永田,从小听抗战故事长大。作为阳泉城区义井联校的小学老师,他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家乡抗战史、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校园义务宣讲红色故事100余场,努力让红色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姚永田信心十足,他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今后一定要把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宣讲长期坚持下去。”

以历史观照现实,以奋斗开创未来。阳泉市目前共有红色资源169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丰厚的红色资源也成为人民群众弘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和有力支撑。

独有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阳泉发展和城市自信的底气所在、潜力所在。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切实加强红色遗址旧址挖掘保护利用,围绕红色资源深化现场教学,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立法,大力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积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根植市民心中,奋力绘就革命老区美好生活新画卷。

作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近年来百团大战纪念馆针对不同参观群体,推出个性化的展陈传播方式:为青少年设计情景讲解,用趣味问答串联历史脉络;吸引成年观众参加专家讲座、主题展览,深度解析战役战略价值;为老年群体定制回忆抗战岁月活动,增强情感共鸣。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一路看、一路问、一路嘱托,当习近平总书记乘车驶离时,大家驻足良久、不愿散去。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三晋儿女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信心满怀、砥砺向前。(记者 王瑞瑞 赵夏雨 白雪峰 苏晓晨 高桦)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考察回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