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品湖,玩瓷吟诗:《瓷韵微吟》西湖首发
山西
山西 > 要闻 > 商讯 > 正文

煮茶品湖,玩瓷吟诗:《瓷韵微吟》西湖首发

2025年5月17日,巳时钟鸣,湖天澄霁。在这孟夏清和之际,由华夏古陶瓷学院主办、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出版的《瓷韵微吟》新书发布会,在杭州西湖「品湖阁」正式举行。

本书由著名收藏家、文化学者蔡暄民先生亲自撰写,甄选五十件历代官窑藏瓷,配以自撰诗文,以诗言器、以器载道,堪称一部融合器物美学与文学意趣的收藏叙事之作。

湖山作席,诗瓷共鸣

发布会现场,200平方米的临湖观景台如玉枰浮波,三面环景,一湖风月尽收眼底。青砖黛瓦间,现代极简与古典雕花交错辉映,为活动营造出极具东方意境的文人道场。

现场精选书中所载珍品,配以诗文、光影与简约导览,令嘉宾凝神驻足。

部分诗作更由文化学者与朗诵者即兴吟咏,湖风拂槛时,瓷韵与诗声共鸣,营造出沉浸式的美学场域。

蔡暄民先生和嘉宾们即兴挥毫,狼毫点染处,书中诗句如窑火流淌,墨迹在宣纸上游走似釉色晕散,与展柜中的釉色遥相辉映。恰值湖风穿堂,诗声琅琅应和笔锋沙沙,文化学者吟诵的诗音,与宣纸上的墨香共舞。古琴家信手拨动丝弦,泠泠七音自琴身流淌而出,与穿堂湖风共谱宫商。琴音转承处,笔锋随之跌宕,现场氛围时而静谧如定窑白瓷,时而灵动若斗彩莲纹,品湖阁此刻已成为诗、瓷、书、琴交织的立体艺术场。

嘉宾云集,文心共契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原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原浙江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马以芝、浙江社科联书记郭华巍、原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曾东元、原杭州市上城区区委书记李端阳、原全国政协委员华日集团董事长陈励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社长唐丽芳等。

蔡暄民在致辞中深切致谢,感谢梁平波书记、马以芝政委、以及为本书写序的何志云先生等嘉宾的到场支持,他动情表示:“今天来的都是我钦佩的人,非常感谢。你们放弃休息来给我捧场,这是送给我的最好礼物,我将永远珍藏。”谈及出版历程,他说道:“这本书我们的出版编辑部主任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他从定稿到装帧设计到纸张的选择,到印刷商的确定,都是亲力亲为,非常严谨,一丝不苟。所以今天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原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以“俯首甘为孺子牛”喻赞蔡暄民:“他精力太旺盛了,今年76了,一般人这年纪早休息了,但他还是耕耘不止,牛性十足,在此感到欣慰,也希望他将来有更多好作品。”

原省军区政委马以芝在致辞中慨然道:“他把自己的收获都分享出来,有大学者的德行、大师级的艺术品格,我从内心敬佩。”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社长唐丽芳赞扬蔡暄民老师“以藏代道”,他的收藏不仅是器物积累,更是文明传承,瓷器在其笔下成为“跨文化对话的载体”。她进一步阐释:“希望《瓷韵微吟》不光是一本书,更是一座桥,连接着古与今、物与心、技与道,也连接着文物与大众。蔡老师常说希望让文物触达大众,我们通过书的形式传承这份初心,希望读者翻开此书时,既能触摸到瓷器的温度,也能听到诗的清音,在辞旧迎新中礼赞中华文明,共绘万象山河。”

众宾一致认为,《瓷韵微吟》不仅是一部瓷器图录,更是一种诗意化的文化叙述方式,融合了文学性、思想性与时代温度,开创性地实践了“以文观器、以器悟人”的出版理念。

书中序言由著名评论家、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何志云先生撰写。作为蔡先生的多年知交,何先生在序中细腻勾勒其精神风貌,点明本书于当代人文精神的独特意义。

何志云,作家、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等;著有文艺评论集《印下指爪——何志云文艺评论选》《后半夜评论》;散文随笔集《迟到的缘分》《深夜独语》《最后的角落》《过去的心情》;文化专著《中国感受》等;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出版与回响

《瓷韵微吟》由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发行,是近年来国内罕见将陶瓷藏品与原创诗文深度融合的出版作品,已引起多家艺术机构与博物馆的关注。业内评价其“以诗入器、以器见心”,为古器物的当代表达提供了新的文化范式与传播路径。

雅礼流芳,湖山留影

茶香湖风中,蔡先生亲笔题赠,主办方亦准备定制雅礼,嘉宾立于观景台远眺,雷峰塔光影与书页同辉。此刻的品湖阁,既是王羲之笔下“仰观宇宙之大”的观景处,也是张岱所忆“湖心亭看雪”的精神所在。

“瓷光诗影里,千年文脉,在此刻苏醒。”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