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是古代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榆社化石博物馆“千年凝眸——石刻造像”展厅中,游客可以尽情领略南北朝、隋唐时期石刻造像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展厅中的两尊北齐时期的菩萨像,来自榆社著名的国宝级寺庙——福祥寺。菩萨像头戴华丽的宝冠,面相浑圆,眉弯细长,双肩宽厚,璎珞垂落至膝,腹部微鼓,生动地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的独特审美风格。这些石刻造像不仅代表石刻造像的巅峰时期,还作为宣传佛教的媒介,反映出当时佛教在中国北方的广泛传播和蓬勃发展。
榆社“维纳斯”
隋唐时期的石刻造像则开创中国佛教石刻史上的新风格。它们大多身躯高大、体态丰满健康,且对肌肉线条和服饰的刻画非常明显和细致。
展厅深处,一尊典型的唐代坐佛——南村坐佛(丈六佛),十分引人注目。这尊佛像身形丰满,反映出隋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风格和较高的社会幸福指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尊佛像没有头部。
丈六佛
为什么看到的展品都是残缺不全的?讲解员郝翼解释道:“这其实都是有原因的。纵观整个佛教发展史,它经历过四次大型的灭佛运动,以及近代的战争、材质问题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都对这些石刻造像造成严重的损害。”
尽管如此,这些石刻造像仍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一尊非常精美的菩萨印像,被誉为榆社的“维纳斯”。虽然它已经残损不全,但从它优美的站姿、华丽的服饰以及薄如轻纱的衣衫中,依然能感受到它作为一件艺术品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凤凰网山西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