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擦亮“引凤兴晋”金名片

山西晋城:擦亮“引凤兴晋”金名片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总人口219万,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晋城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2023年增长7%,4个县(市)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三年排在全省前10位。

与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对应,晋城的人才工作也驶入了快车道。我们曾深刻思考,立足中小城市实际,晋城怎样吸引人才、怎样用好人才、怎样留住人才?我们以实践作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积极有效的政策集聚人才,用干事创业的平台成就人才,靠精益求精的服务留住人才,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擦亮了这张“引凤兴晋”的金名片。

优政策、畅机制,方能引得凤凰来

2022年,着眼优化政策体系,我们按照集成、精准、柔性、创新、浓缩原则,贯穿引、育、用、留、服工作链条,突出倾力支持平台、坚持以用为本、积极松绑赋权、激励创新创业、扩大引才范围、创新引才方式、调动市场主体、培育本土人才、完善留才机制、健全服务体制十大特点,出台了人才政策20条,配套制定人才认定、补贴发放、虚拟账户等20余项实施办法,为招才引智夯实政策基础。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工作机制,在科研立项、技术研发、经费支持等各个方面出台了100余项人才支持奖励措施。

2023年,我们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加突出柔性引才作用,出台《晋城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配套制定医疗、教育、产业、农业、央企高管、技能人才实施方案,构建“1+6”柔性引才体系,启动“引凤兴晋”引才计划,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宣介活动,主动出击、抢滩布阵,市级领导带队走访北京、上海、武汉等19地、50所高校,达成合作项目93个。其中,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签署沁水煤层气老区挖潜改造技术战略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量1.5亿立方米以上。

依托“引凤兴晋”计划,我们采取顾问指导、“候鸟”服务、退休返聘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了一批晋城籍医疗专家、一批高水平教育团队、一批专业型央企高管、一批高校博士、一批“1+5”现代产业高端人才、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一批“双师型”高层次技能人才,为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了“七个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023年,全市共柔性引进博士及副高以上人才541名。

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引才、乡情聚才、以才荐才等方式,持续推动引才政策机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聚焦战略定位、产业体系,探索“招商+引才”模式,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光机电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视觉系统、人工智能、新材料3条特色产业链,集聚院士7名、博士93名,引进项目81个,总投资283亿元,初步构建了全链条光机电产业生态,2023年如期实现产值3年500亿目标。

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建立晋城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就业。返乡人才成磊回到晋城后,已成为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副院长和光机电行业的科研带头人。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的蝴蝶效应,吸引本行业本领域人才不断向晋城集聚。在范守善院士帮助下,晋城市牵头承办全国半导体真空科学仪器暨第三届锑化物半导体与光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大会,邀请两院院士8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教授200余位,为晋城光机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和智力支撑。

一条条务实管用的机制举措,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一次次求贤若渴的主动对接,我们种下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建平台、强转化,用好人才事业兴

事业和平台是拴心留人的关键。我们着眼激励各方面人才担当作为、实现价值,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搭建了一系列干事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努力用事业留住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构建“6+9”人才分类评价体系,“6”即顶级人才、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精英人才、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9”即按照综合类和煤炭煤化工、钢铁铸造、光机电、文旅康养等8个重点产业领域,分层分类、精准评价,共认定2246名六类人才。实行民营企业专技人才定向评价,组建晋城市民营企业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采取“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方式,累计评审通过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1092人。

搭建省、市创新平台,建成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大师工作室等各类平台281个,其中,省级及以上99个,形成创新成果1000余项。搭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晋城市企业服务平台,推动进驻平台的1000余名技术专家、80余名博士,精准服务近千家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400余个。打造“人才飞地”“双招双引”工作站,帮助一些企业实现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产业在晋城。

集中开展学术交流大会、中医夜市义诊、农业专家基层行、科技特派员助企服务、科技博士服务团组团帮扶等20项“人才服务月”活动,累计邀请各领域专家人才338名,发布科技成果216项,开展项目签约38个,签约总金额204.6亿元,服务惠企百余家,义诊惠民数万人。

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更大程度上还需练好内功、自主培养。创新订单式、双元制、超前化人才培育模式,政校企携手建立了山西省首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西晋城(兰花)煤炭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持续发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

强服务、优环境,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着力创优人才服务“三个环境”,进一步提升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的软实力。

政治上给待遇。编制晋城市委联系服务专家名录,每名厅级领导包联3-4名专家人才,常态化开展问候、问情、问需、问策;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组织“专家话两会”活动,优先推荐优秀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不断增强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

事业上给支持。保障各类人才在创业补贴、孵化机制、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优先享受土地、税收、金融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开设人才窗口,在工商税务登记、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

生活上给保障。落实晋城人才卡政策,帮助解决人才居住落户、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问题,2023年解决28人子女入学问题,为21名医疗、教育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解决岗位编制,确保各类人才能够舒心生活、聚力发展。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荣。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擦亮“引凤兴晋”名片,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提供更加有力的才智支撑。(作者为山西省晋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辛艾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