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望千年 浴火重生

“窑”望千年 浴火重生

原标题:

“窑”望千年 浴火重生

——乡宁紫砂厂第一任厂长王致明讲述乡宁紫砂的前世今生

探访西坡老窑址

探访西坡老窑址

老厂仓库研究老物件

老厂仓库研究老物件

乡宁紫砂陶小镇一角

乡宁紫砂陶小镇一角

乡宁的紫砂陶文化,每一块陶片和瓷器上镌刻着的就是一部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化史。

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把紫砂产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记者专程采访了乡宁紫砂厂第一任厂长王致明,听他讲述乡宁紫砂意蕴深邃的前世今生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及一代又一代手艺人智慧、勤奋、创新的工匠精神。

时间回溯到1974年,全省轻工会战会议召开,在《发展经济 活跃市场 轻工先行》的主题中,会议确定了每个地方必须完成一项工艺品的制作任务。乡宁的紫砂就这样确定下来。

缘何将紫砂工艺品确定在乡宁生产?

王致明介绍,抗日战争结束后,山西对日本战犯所带财物进行清理登记时,发现了部分红色的壶——紫砂壶。问其来源,对方称掠夺于乡宁县西坡的老夭头村;加之特殊年代西坡陶瓷厂就曾生产过毛主席陶瓷纪念章,这也便成为了确定乡宁生产紫砂工艺品的原因。乡宁县捧过了紫砂壶试制工作的“接力棒”。怀抱恢复乡宁紫砂陶文化的信念,乡宁西坡陶瓷厂于1975年建立起紫砂车间,并指定由陶瓷厂老员工吴怀成师傅以注浆成型的工艺模式试制。

然而,试制的过程并不尽人意。王致明回忆:“往往茶壶模具做得很好,却存不住水。”为破解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年正月初七,受工厂委派,时任车间主任的王致明踏上了带队赴江苏宜兴的学艺之路。此时,没有人知道,通过这次学习,失传多年的乡宁紫砂壶工艺像一只浴火的凤凰,在涅槃中获得了新生!

“1974年厂子曾派两批人去过宜兴,但由于技术保密,他们都被拒之门外,这次去人家同样不接受。回?车间已经组建并招工,没法向组织交代;不回?连厂子都进不了,更别谈学习了……不行,一定得找到进厂的突破口。”于是,王致明耐心寻找机遇。当他发现原料是通过船只运送时,硬是以答应免费“卸”料的方式,“混”进了宜兴紫砂工艺厂。 耐心蹲守等待那位负责人下班。“您好,潘科长,我是山西小王,我想学习紫砂技艺……”

被拒绝,是王致明意料之中的事儿,但他不气馁仍“三顾茅庐”,给对方烧水、拖地、搬蜂窝煤……最终,对方被他的坚持、执着和诚意所打动,在和厂里沟通后,王致明迈进了工厂大门,开始了6个月的学习。

惊喜接连而至。王致明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技术,还先后请回了3名培训技师。其中,时任浙江省长兴县紫砂陶工艺厂总辅导谈干儒为乡宁紫砂工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谈干儒的指导下,紫砂壶“倒水就漏”的难题迎刃而解。注浆成型改为手工和半手工成型,核心技术的掌握让乡宁紫砂陶制作工艺有了质的飞跃。

位于乡宁县城的紫砂陶工艺厂筹备于1976年。1977年5月,西坡紫砂车间整体迁往乡宁紫砂陶工艺厂,人员达到208人,谈干儒担任技术总指导,王致明被任命为第一任厂长。工艺厂生产种类繁多,涉及壶类、花盆类、工艺品类等,品种多达200多种;1979年出口日本的腰线花盆开启了紫砂陶的“高光”之旅……

1981年9月25日,新华社刊题为《中国陶瓷之三——新兴的山西乡宁陶瓷》的消息,翔实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华北山西省乡宁县在8年之内,发展成为仅次于江苏省宜兴的中国主要紫砂陶器生产地。这里每年生产茶具、花盆、蒸汽锅等12万多件,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南宜兴、北乡宁”的美誉在社会上不胫而走。

而后,随着紫砂产品的增多、技术改进,乡宁紫砂陶工艺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种产品远销北京、广州、西安、厦门、长沙等地,其中腰线花盆在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格外俏销。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乡宁县二轻局投资800万元建成紫砂二厂,装备有真空练泥机、摩擦压力机、雷蒙机、36米烘干窑、54米隧道窑、30米轨道窑,形成了“一条龙”生产流水线。营造了一厂以壶类、花盆类为主,二厂以地板砖、城市街道砖为主的“巅峰时期”。

1985年3月15日,乡宁紫砂陶工艺厂成功地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乡宁县紫砂工艺品展销会”,进一步打响了乡宁紫砂的知名度。

然而,乡宁紫砂陶产业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的加剧、体制机制的掣肘、工艺设备的破旧、思想观念的保守。乡宁紫砂陶工艺厂关停,工匠艺人纷纷各奔他乡,自谋生路。

幸运的是,延续千年不灭的窑火,始终映照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传承千年的紫砂文化已成为乡宁人的精神符号。2017年,“牖见斋”老陶坊的后人王仙鹏,成立了乡宁金砂紫陶有限公司,重操祖业,矢志重振“牖见斋”的雄风,这必将开创乡宁紫砂新纪元,擦亮乡宁发展新名片。(记者 卫博)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