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紫陶 牖见未来

金砂紫陶 牖见未来

原标题:

金砂紫陶 牖见未来

——乡宁紫砂的文化故事

紫陶之都 亮丽名片

山西乡宁,因煤而兴、因陶而名,拥有近7000年的制陶史。

据《乡宁县志》记载:乡宁在仰韶文化时期就生产陶器,到汉代更为广泛,当地张马村就曾经发现过6500年前的窑址。且周、汉、隋、唐、宋、明、清、民国以来各个时期都有发现的陶片或窑址,从数量上推断规模可观。

20世纪70至80年代,乡宁紫砂一度出现繁荣景象,相继成立了西坡陶瓷厂、乡宁县紫砂工艺厂、紫砂一厂、紫砂二厂等多个生产厂,形成规模化生产,特别是红砂系列,很受当地群众喜爱,推广使用较为普遍,市场颇为走俏;在规模化生产、推广的过程中,乡宁县相关职能部门和厂矿企业认识到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和引进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乡宁红砂产品也在全国屡屡获奖,行销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1983年进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南宜兴,北乡宁”的市场格局。乡宁紫砂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山西省乡宁县在8年之内,发展成为仅次于江苏省宜兴的中国主要紫砂陶瓷生产地。这里每年生产茶具、花盆、蒸汽锅等12万多件,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81年9月25日新华社刊发的《中国陶瓷之三——新兴的山西乡宁陶瓷》一文中曾这样描绘乡宁紫砂陶瓷产业的盛况。

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乡宁紫砂受到体制的限制和市场的冲击一度沉寂。

近年来,乡宁县这个受大自然眷顾的美丽小城,也迎来了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乡宁县委、县政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依托丰富的紫砂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紫砂文创为主题,以紫砂产业园区为平台,以群众增收为目的,促进紫砂产业与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城市建设等融合发展,真正把乡宁建设成紫砂大县、紫砂强县,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蹚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宁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通过推动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带动紫砂生产加工企业和业户形成产业“集聚区”,恢复推动紫砂工艺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战略性转型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的紫砂企业11家,成为转型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乡宁紫砂,再度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春天!

万里茶道 源远流长

乡宁紫砂陶器的历史源远流长,翻开乡宁的紫砂陶文化,每一块陶片和瓷器上镌刻着的就是一部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化史。

资料显示,“万里茶道”是由山西商人在17世纪至20世纪初,开拓并主导的一条跨越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以武夷山下梅村为起点,经铅山、汉口、社旗、太原、张家口,蒙古乌兰巴托,终点抵达中俄贸易城哈克图,再在俄罗斯境内向圣彼得堡、莫斯科延伸。由南向北,跨越8省(市),途经200余座城市,绵延13000余公里。这条万里茶道繁荣兴旺近200年,让晋商坐上了“海内最富”的头把交椅。

万里茶道,好茶云集。团茶、芽茶、蕊茶、珠茶、沱茶、茶头、春尖、砖茶、女儿茶、辫子茶、化石茶、古树大叶茶、饼茶、茶柱、茶膏、青砖、木砖、花砖等等,不一而足,琳琅满目。

万里茶道,茶庄密布。山晋茶庄、乔记茶庄、城关茶庄、天顺祥茶庄、长裕川茶庄、天生号茶庄、福元昌茶庄……晋商近200家茶庄星罗棋布,生意兴隆。

万里茶道,紫砂辉映。好茶还须配好器,牖见斋器尤为佳。伴随着“万里茶道”,“牖见斋”的壶、杯、茶罐、茶器、笔筒、笔洗、摆件等也成为晋商馈赠好友、对外交流的上佳礼品。“牖见斋”的联号店面不仅开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作坊还开到了南方阳羡等地。

板桥题联 红遍北方

清朝初年,乡宁王氏“牖见斋”窑坊掌柜,以手工烧制黑白釉碗、碟、盘、盆、罐、缸等陶瓷产品质好量高而与太平商人尉维柄交往甚多,也经常到尉府做客。一天,尉维柄将茶叶冲泡在一把南方朋友赠送的紫砂壶中,瞬间茶香四溢,轻泯更是口齿留香。乡宁王氏不久就制作出一炉红砂壶赠送尉维柄,冲茶泡茶茶香袅袅,深得尉维柄的喜爱,并将红砂壶带到了扬州,赠予好友郑板桥,郑板桥提笔留下了“寻常金锁泥砂料,自然云锦夺天工”的楹联。

从此以后,乡宁陶瓷工匠们在生产陶壶、瓷壶的同时,也烧造以红砂壶为代表的红砂制品,随后山西南部的永和(楼山)、翼城、泽州等地的匠人们竞相效仿,红砂壶在晋南、晋中、晋东南开始渐渐流行,成为一种高档茶具,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初期,成为人们居家的必需品,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北方红砂器皿,兴盛一时,红遍北方。

三晋名流 提壶论道

作为茶艺主要的物质载体,明代中后期的茶具以炉、盏和壶为主,以紫砂壶为代表的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开始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万里茶道”由晋商发起开拓后,在三晋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乡宁红砂壶逐渐成为文人之间的又一新宠。

当时的红砂壶十分昂贵,“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耽于茗饮者,往往以得到红砂壶为一大快事、乐事。

在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祁县,有座丹枫阁,傅山、顾炎武、姬龙风、郑万元、戴运昌、戴廷栻等三晋名流常聚于此,读书、品茶、喝酒、论道,大家手头时常把玩的就是产自乡宁的红砂壶。

刑部尚书潘祖荫酷爱金石艺文,经常与来自山西乡宁的方志学家杨笃探讨钻研,并遍请京中爱好之人共同切磋。杨笃温文厚道、谦恭礼让的文雅风度受到京中好评,于是,贤达学人和“各有纂著”的饱学之士与他交往甚多。乡宁红砂陶器便通过杨笃和闻喜县老乡“戊戌维新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山西名仕的引荐走俏京城。

日寇夺宝 壶落东瀛

“牖见斋”发展到1918年,在王有生时期达到高峰,陶坊更为红火,家业不断扩大,开商铺,司农耕,收租银,办马坊驿站,因诚信为本,善待乡亲,逢灾年必减免土地租金,商铺、陶窑货物廉价佘销,十里八乡,山上山下赢得一片赞美。

持续近200年的“牖见斋”遭遇厄运。1938年初,临汾失守,乡宁处在日军的半包围之中。日军为了逼迫阎锡山妥协投降,时时窜犯乡宁城乡,烧杀掳掠,奸淫行凶,无恶不作。

9月的一天,日本大队长山本一郎带着几名日本鬼子闯进“牖见斋”陶坊,指名索要牖见斋的传家宝贝红砂壶。山本一郎寻宝不着,恼羞成怒,将王家老三吊打半天,挖坑活埋依然不肯善罢甘休,返回陶坊一顿抢砸,扬长而去。“牖见斋”遭遇灭顶之灾,不得不停炉熄火。

抗日战争结束后,山西对日本战犯所带财物进行清理登记时,发现几把红砂壶。问其来源,对方称掠夺于乡宁县西坡,唯独不见“牖见斋”那一把。据说,早已漂洋过海,流落东瀛。

盛世兴陶 风帆正起

红砂陶器产业虽然沉寂了,但这份传承千年的技艺并没有沉寂。2017年,“牖见斋”老陶坊的后人王仙鹏,在乡宁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感召下,怀揣追梦人的梦想,成立了乡宁金砂紫陶有限公司,重操祖业,矢志重振“牖见斋”的雄风。原乡宁县紫砂厂厂长王致明,被年轻人的热情所点燃,决定扶持扶助年轻有为的有志青年发展,召集原厂的5名老紫砂艺人,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传承、发展、振兴乡宁紫砂的事业中。

2018年,乡宁县委、县政府为推动传统产业再次焕发生机,传承紫砂工艺和文化,开辟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径,大手笔启动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紫砂陶小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0亩,定位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将打造集紫砂陶文化传承体验、产业聚集、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商务会议、技能培训及生态居住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展望未来,蓝图绘就。乡宁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打造紫砂文创聚集区。在尊重与保护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当代人的需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紫砂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积极进军高端产业,坚持求精不求大,推进紫砂陶小镇建设,努力在功能叠加、产业配套、衍生业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紫砂文创产业集群化发展。

金砂紫陶 牖见未来

金砂紫陶,乡宁紫砂的龙头企业,在王仙鹏的带领下,高擎乡宁紫砂振兴的大旗,策马快鞭,奔腾驰骋。

金砂紫陶,秉持“文化传承、品牌引领、科技创新、市场驱动”的企业战略,在继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攻破多项技术难关,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年产红砂壶、红砂工艺品15万余件的成型、烧制生产能力。产品在销往全国各地的同时,迈出国门,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创造了红砂土变“金疙瘩”的神话。

金砂紫陶,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建立了“北方紫砂陶博物馆”,设立了“山西紫砂艺术研究院”,企业先后荣获了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晋老字号”、市级“双创基地”等荣誉。2022年公司进行股改,更名为山西金砂紫陶有限公司,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半窗明月映福地,一炉窑火凝匠心。金砂紫陶,不忘初心,永葆匠心,为振兴乡宁紫砂事业,继续砥砺前行。(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供稿)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