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建好农村路 出行皆坦途

隰县:建好农村路 出行皆坦途

盛夏炎炎,蝉鸣阵阵,驱车行驶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和老区县隰县的山间道路上,只见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沿着山脉延伸,路面干净整洁,两旁树木碧绿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隰县全力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打造“四好农村路”品质样板,打通了一条条引领百姓致富、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隰县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公路总里程为963.0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占比81%。过去,该县境内农村公路坡陡弯急,通行能力差,优质果品难以向外运输,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需要。如何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成为该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改变这种状况,从2015年开始,隰县以“建设主干路,打通出境路,完成扶贫路,发展旅游路,消灭断头路,连成循环路”为目标,全力实施交通扶贫攻坚战,着手对境内农村公路进行全面规划、改造升级。

“在修建改造农村公路的过程中,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周例会月报告季总结’制度,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项规划报告》,全面规划农村公路建设,针对每条公路现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此外,全力做好资金保障,一方面利用国家政策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建设农村公路,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债券、银行融资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该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冯晋晶介绍。

隰县是梨果主导产业县,有“中国金梨之乡”的美称。县内80%的土地种植果树,8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果树,梨果产业直接关系着全县经济发展情况。为了让梨果产业搭上交通发展的“快车”,由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该县着重建设产业路和田间路。

“以前,我们村的玉露香梨成熟后,都得靠自己推着平板车、开着农用三轮车,运往城镇售卖,很少有果商进村收购。”提起以往售卖梨果的经历,年近70岁的隰县龙泉镇上留村村民刘秀福深有感触,“主要是路不好走,从县城到村里多为山路,路窄又陡,所以很少有果商进村收购。”

上留村距离县城近10公里,以种植玉露香梨、苹果等为主要产业。自该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后,围绕县城到上留村的道路升级改造也开始了。历时一年多,这条公路的路面宽度由原来的3.5米扩展为6.5米,路基宽度由4.5米扩展到7.5米,实现双向行车,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原先道路比较窄,但凡有大型卡车经过,就变成了‘单车道’。一到梨果成熟季节,整条道路更是拥堵不堪,能来村里拉运梨果的车辆就更少了。”上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峰说,“现在,经常有果商开着卡车来村里收购梨果,村民发展梨果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村外道路平整开阔,村内巷道笔直畅通。望着脚下的“康庄大道”,刘志峰对未来充满憧憬:“村里的大棚葡萄马上就到了收获季节,到那时,不仅有各地的果商前来收购,更有游客从市里、县城驾车来这里品尝、采摘,农家乐、农产品观光园、农产品采摘园等更是火爆异常,这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动力满满、底气十足。”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致富一方百姓。2018年,隰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如今在隰县境内,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爬”上高山陡坡、伸向田间地头,将村庄点缀成片,把城乡连为一体,直接带动了当地梨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

走进隰县城北乡五里后村,由隰县北纬三十六度电子商务公司修建的玉露香梨智能化分选基地格外引人注目。该基地占地38亩,集果品采购、分拣、包装、销售为一体,带动了当地集体经济发展,60余户村民也因此受益。

“这两年,我们收购的玉露香梨将近全县总产量的40%,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以往很多山间村落道路狭窄陡峭,到了雨雪天更是泥泞不堪,行走都很困难,更别提开车进村了。”该公司负责人张利州说,“自从县里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后,无论开车到哪里,道路都平坦宽敞,可以选择收购的地方多了,运输成本也下降了,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好了。”

路通则财通,财通则百业兴。从2015年至今,隰县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5条、346.207公里;共处置隐患路段407.644公里,完成总投资1388余万元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376.338公里养护提质工程;新建改建桥梁19座,其中危桥改造14座。此外,该县还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完成了10条总投资2920.49万元的农村产业扶贫路项目建设。现在,这10条产业路已全部投入使用,为当地群众致富、产业兴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驱车畅行在隰州大地,一片片梨园香飘满山,一颗颗玉露香梨在枝头摇曳身姿,待到九月,满载着百姓希望的各式货车将沿着一条条“致富路”,从田间地头驶向全国各地。(记者 王鹏鹏 王鹏)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