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晋剧《战地黄花》是由山西省榆次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创作的一部红色题材作品。《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报纸,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英勇抗战的事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华北新华日报社何云等57名新闻战士英勇牺牲。《战地黄花》根据这些新闻战士的抗战事迹编创而成。剧中主人公黄君珏,原名黄维佑,湖南湘潭人,1927年,15岁的她就参加了革命,后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她和爱人王默磬一起来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在华北新华日报社工作。1942年5月的反扫荡中,为了保护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黄君珏舍身跳下悬崖,在太行山庄子岭壮烈牺牲。

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针对这部戏,来自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安兰、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书记王小东、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小军、山西省晋剧院一级演员杨盛林,以及山西医科大学的张同亮等人畅所欲言,从剧本文学、演员、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首先,剧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黄君珏的扮演者郑芳芳,作为晋剧二度梅获得者史佳花的得意门生,郑芳芳无论从扮相、表演、唱腔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不俗的功力,用饱含深情的表演再现了新闻战线的前辈们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其次,剧中有不少交响乐的运用,这也是目前戏曲音乐的趋势,交响乐与戏曲文武场音乐配合得当,相辅相成,没有因为交响的加入而削弱了戏曲传统音乐,而且剧中融入了山西民歌,听之有浓郁的山西风味。最后,本剧的导演手法独具创意,如黄君珏在行军途中临产,用红色水袖舞来表现,既表现了人物临产过程中的艰难,又是对传统程式的活用。

晋剧《战地黄花》“一剧一评”评议会召开

除此之外,专家们直言到,本剧剧本还有些细节值得推敲,个别人物也有脸谱化倾向,希望剧团继续打磨加工,力争把《战地黄花》打造成一部享誉全国的红色经典剧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