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纪兰精神的生动演绎——评上党梆子《申纪兰》

剧评|纪兰精神的生动演绎——评上党梆子《申纪兰》

上党梆子《申纪兰》剧照。(安志义 摄)

上党梆子《申纪兰》剧照。(安志义 摄)

近日,观看了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云上艺术节)“杏花奖”参评剧目上党梆子《申纪兰》,该剧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创作演出,张宝祥编剧,王青导演,“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陈素琴领衔主演。虽然不是现场观看演出,但通过屏幕云上观演,剧目的精彩呈现依然深深打动了我。

“太行山有个老农民,一辈子勤耕耘山村有她的根,一辈子为群众勤恳又热忱,一辈子跟党走掏心掏肺的真。”这首主题歌在戏中多次回荡,让申纪兰的形象不断映入脑海。

申纪兰是中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她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作出了重要贡献,树起了不朽丰碑。她的精神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是永不褪色的正能量。

作为英模中的英模,《申纪兰》一剧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近些年很多英模题材的戏剧,其真实事迹是很感人的,但放到舞台上经过演出后则会显得缺乏感染力,这就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存在的区别,把握利用好这一关系进行戏剧创作,需要创作者既有对生活的敏锐捕捉,更要有对舞台呈现的艺术化处理能力,上党梆子现代戏《申纪兰》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点。申纪兰这样的人物怎么写,怎样为大家更好地讲好申纪兰故事,更好地塑造好申纪兰形象,该剧有其独到之处。

上党梆子现代戏《申纪兰》萃取申纪兰一生的重要符号、事迹片段进行贯穿,从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到去世前的铁厂转型,近乎70年的跨度通过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巧妙连贯地完成了。剧中的申纪兰颇具生活化,是接地气的,没有因其功绩而拔高,而是立得住、稳得住,一个极普通又唯一的农民形象。剧中,既呈现了申纪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精神,还展示了申纪兰作为一名女性、妻子、母亲、儿媳的高尚品质。从个人到大家、社会、国家,申纪兰一直在实现着克服“小我”,走向“大我”的境界。通过“小我”、“大我”的交叉展现,通过家庭与西沟建设的矛盾取舍,该剧以平凡人的视角塑造了申纪兰的不平凡,更加突出了申纪兰听党话、跟党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情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一生。

尤其是第七场,开了二十多年的铁厂因为污染严重停产待拆,面对厂中二三百名村民就业、年人均收入三四万元、为西沟发展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铁厂,拆还是不拆?经济与生态面前如何选择?申纪兰在关键时刻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觉悟与担当,她决心拆厂,忍痛关闭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铁厂,并为西沟转型找寻出新的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信乡亲们一定会有活儿干,家家户户能增收,往后的日子有奔头!全剧以点带面,既提炼了申纪兰的一生,又升华了申纪兰的光辉形象,将申纪兰永葆底色,带领西沟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事迹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

现代戏中,戏曲程式化的运用对二度创作来说是一场考验,若程式化动作脱离了剧情和人物塑造的需要,就会让程式化的表演手法沦为一种僵化了的程式套路,从演出效果来看该剧地程式化设计是到位的。全剧对戏曲程式化的运用也极为用心,申纪兰一开场在山上的一连串行走表演:大跳、蹦子、绞柱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戏曲美的申纪兰,而不是“话剧加唱”的申纪兰。申纪兰的扮演者陈素琴以她一如既往的艺术修养,拿捏正当,剧中的申纪兰形象并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在根据情节、情境和申纪兰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在用心用情用功地精心塑造申纪兰这一艺术形象。她的演出状态就像是对申纪兰的量身定制,把戏曲程式手法化到了申纪兰的人物形象的表演中,不生硬也不落窠臼。

演员对剧情的沉浸,既是完成排导好的规定表演内容,又像是荡漾在剧情故事发展当中的临场发挥,人物的状态就在剧情发展的当下。她对情感合理的把握,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用角色的感情推动剧情,和角色一起笑,一起哭,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角色。在演唱上,陈素琴既唱出了人物情感的细腻,又唱出了申纪兰精神的豪迈。可贵的是她举重若轻的控制力,唱腔收放自如,抑扬顿挫,快慢急徐,自然贯通,吞吐之间展现出了上党梆子演唱的艺术张力与感染力,引人入胜,摄人心魄,产生了很好的剧场效果。

陈素琴在剧中饰演申纪兰。(安志义/摄)

陈素琴在剧中饰演申纪兰。(安志义/摄)

作为一部英模题材戏剧,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音乐唱腔与舞美效果都对舞台呈现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增强了可看性、艺术感,为艺术感染力的渲染和营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剧中,舞美以太行山体为主要元素,淡化了年代感,自然也就不再局限于时间年代对舞美体现内容所提出的要求了,但还是希望能够在舞美方面突出不同年代西沟的发展变化,同时灯光的变换渲染也可以发挥更多作用,更多地运用明亮的暖色调营造舞台空间。

剧中竭尽所能地对申纪兰的一生展开叙事,近70年的年代跨度给舞台艺术本身带来了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剧情虽然有发展,但大多是对故事节点的串联,具体到详细情节与具体故事发展过程中的戏剧推进,包括戏剧的矛盾与冲突,有待进行深入的展开。而全剧的亮点和着重点,还应更好地凸显出来。比如申纪兰是怎么从平顺的一个小山沟走向全国,让全世界认识她的?首先就是“男女同工同酬”,单就此来说,剧中只展示出申纪兰争取同工同酬了,但最终事件的结果,和申纪兰在同工同酬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还应该着重展示。申纪兰同家人的抒情表达较充分,但在叙事方面,和家人以外角色的交流相对简单,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希望可以给申纪兰家人以外的角色增加分量。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通过太行戏,讲述太行人,上党梆子现代戏《申纪兰》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好戏,是山西文艺工作者讲述纪兰故事、发扬纪兰精神的深情表达。希望上党梆子《申纪兰》在今后的演出过程和打磨修改中,不断增强戏剧的厚度、宽度、深度,强化精品意识,锤炼精品剧目,走向全国,唱响全国,把纪兰故事、纪兰精神艺术地、生动地演绎传递给更多的人。(作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