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正当时!山西省“八五”普法规划提出了这些新要求

普法正当时!山西省“八五”普法规划提出了这些新要求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

12月1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省“七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八五”普法规划的有关内容。

据介绍,“七五”普法期间,山西省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拓宽普法路径,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体现为,构建了“谁执法谁普法”长效机制,实施了普法责任清单、履职报告评议、旁听庭审以及以案释法四大制度。累计1.4万余家单位近70余万人参加宪法考试,全省开展各类民法典宣讲活动上万场,开展精准脱贫法治宣传活动5.3万余场。率先将“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开展了扫黑除恶“百微联动 全民行动”“百千万”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全省开展专题宣传活动4.1万余场,全省各类法治宣传阵地达3.5万个。推广翼城“普法短剧”经验做法,微视频《山里红》《甘泉》等作品获得全国奖项。加强对三晋传统法治文化和法治人物的研究、挖掘、传承,形成了《山西法治历史地图》等研究成果。

如何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根本要求,对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日,山西省委、省政府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标志着山西省“八五”普法正式启动。

“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显著发挥。

为了实现“八五”普法工作目标,山西将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化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强化普治并举,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落实普法责任制,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八五”普法在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提出开展全过程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三方面举措。具体为重点把普法宣传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传播优势,建设全省新媒体普法矩阵,推动将法治公益宣传纳入媒体公益宣传内容。

“八五”普法规划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上更体现山西特色,同时对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提出新要求,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了普治并举,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有机融合。(胥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