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变

山西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变

原标题:

【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变

7月25日,山西川洲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即将出厂的变频电磁感应采暖炉。该公司产品助力山西省推广“煤改电”,打赢蓝天保卫战。

7月25日,山西川洲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即将出厂的变频电磁感应采暖炉。该公司产品助力山西省推广“煤改电”,打赢蓝天保卫战。

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互通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正在加紧生产。

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互通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正在加紧生产。

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四个革命”之一,能源消费革命正以积极姿态改变着整个社会。“绿色”“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调整着产业结构,树立了节俭消费观,推动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近年来,山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重要突破方向,建立完善节能优先制度体系,积极开展节能专项行动,促进用能结构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以较少能源消费增量支撑转型发展的积极态势。

2020年,山西省出台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工作方案,强调要合理控制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全省能源转型、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新能源汽车买了半年,感受就俩字——划算!”8月18日,太原市的曹女士掰着手指算了算:朋友开燃油车,加一次油486元钱,可以跑500多公里,自家车位上装了充电桩,峰谷时充一次电6元钱,可以跑近400公里,再加上新能源车享受停车场停车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半年下来省了一大笔开销。

近年来,山西省以电能替代为抓手推进绿色发展,在清洁取暖、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2020年9月16日,省能源局印发《“新能源+电动汽车”协同互动智慧能源试点建设方案》,探索构建“源(新能源)-网-荷(电动汽车)-储(蓄电池)”协同运行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提升需求侧主动响应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了1.3倍,这反映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在消费端,山西省能源消费模式变化激发的新动能在不断成长壮大。而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的替换也在稳步推进中。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公交车1.76万台,其中纯电动1.2万台,占比68.18%;出租车42761台,其中纯电动19576台,占比45.78%。太原成为全球首个出租车纯电动化的城市。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是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山西省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和能源革命排头兵建设的关键举措。

今年,山西省清洁取暖改造顺利推进。在山西省积极争取下,国家将大同、朔州、忻州3市列入第四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共获国家奖补资金27亿元。目前,各市正开展2021年确村确户工作,确保年底11个设区市市辖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县市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为助力工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工业领域“煤改电”纵深推进,山西电力结合省内各地产业结构分布特点及空气污染程度,聚焦冶金铸造、玻璃制造、陶瓷烧制、建材化工、矿山采选等重点行业,在晋中、晋城、吕梁、太原、忻州等地推广实施蓄热式电锅、电窑炉、冶金电炉等电能替代项目。

据介绍,农网巩固提升、煤改电配套工程纳入了山西省《2021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件实事》,省政府、省能源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形成合力,全力推动工程建设。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煤改电工程投资为5.33亿元共110项,涉及9市、58县、14.1万户。居民以分散式接入为主,户均采暖容量4.79千瓦。省电力公司实施电能替代项目626个,完成替代电量48.3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71.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2.73万吨。

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山西省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及农产品种植分布情况,因地制宜,省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朔州、运城、长治等地积极宣传推广电灌溉、电气化大棚、电烘干、冷链保鲜等电能替代技术。

山西省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实施“双控”,全省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年初,省住建厅发布了对2020年度全省建筑节能“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情况,检查组随机抽查了96个项目,检查项共3269项,涵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筑等方面。

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18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成投产,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1809万平方米。全省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73.7%,新建建筑能效提升了30%。“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项目建设,培育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持续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水平。

小知识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造方式的变革,是把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预制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因为其所用的装配式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由计算机精确控制,杜绝了材料的浪费。相比传统方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还可以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再生或材料再生。

亮点

新能源汽车——

产业迭代 驶向未来

今年7月,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运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互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共建联合研发中心,致力于在一体化底盘、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汽车电控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放在前几年,大运与博世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现在我们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工厂全面投入生产,重卡也越做越好,看到真的是在踏踏实实做事,博世愿意信任大运。”大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远勤山如此介绍与博世合作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发展历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朝阳产业”“潜力产业”。2020年9月19日,大运新能源乘用车正式投产下线,大运纯电动SUV、MPV首款车型销售量不断攀升。

“绿色”“创新”是大运汽车一直以来得以持续强劲发展的“基因密码”。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布局,大运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着力点,超前谋划、精准发力,实现了新能源重卡、中卡、轻卡、客车、乘用车全系列产品布局。

“明年大运汽车会有数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高性能、超长续航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在北京车展首发亮相。”远勤山充满信心地说:“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标杆工厂和一流的研发团队,还有诸如博世、华为等世界一流合作伙伴的支持,大运汽车新的技术成果将不断面世。”

电能替代——

让传统产业焕发绿色生机

太谷县有65户玛钢企业、110.26万千伏安容量待报装用电。晋中电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提前摸排太谷玛钢的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协同发策部精准规划电网建设,新建太谷小白110kV变电站,全力解决太谷玛钢用户用电紧张的情况。

永恒玛钢原来使用焦炭化铁水制造工艺,热效率低、能耗大、污染严重、产品残次率高,而且开炉时铁水飞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实施电能替代改造后,企业将冲天炉全部置换成中频炉,效益提升显著。除一次性投资外,企业每吨产品用能及维修等成本费用可以下降27%;用电的中频炉炉温稳定,产品合格率可以由90%提高到93%,产值提升90万元;流水线作业节约了2/3的人力,节省年工人工资136.5万元;且操作工艺简单,炉外温度低,安全性高,污染少。

“煤改电”电能替代方案的推广,将促使太谷的玛钢企业快速走上安全、清洁、高效生产的道路。同时,玛钢行业电能替代经验还可以应用在玻璃、碳素、农业、娱乐业等方面,以绿色和清洁的方式满足更多企业的能源需求。

装配式钢结构——

建筑产业节能“轻骑兵”

8月18日,一辆辆载着钢构件的货车陆续从山西潇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驶出,发往山西·潇河新城项目建设现场。“当前公司承建的装配式钢结构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对钢结构的需求量呈倍增态势。”公司制造事业部部长杨谦介绍说。

山西潇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是山西建投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核心子公司,是国家、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承担着推广装配式建筑、实现工业化建造的时代使命。

“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应用,能使项目周期缩短60%,人工节省60%,建筑垃圾减少80%,主体结构回收率可达90%。”公司总工程师郑礼刚说。

山西潇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推行节能、环保、高效的建造方式,在该公司建设的国内最高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晋建迎曦园1#楼、山西首例装配式钢结构综合建筑、山西最大的建筑装备制造基地等一系列优质示范工程中,其建设能力和实力得到了有效印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山西潇河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紧抓时代机遇,正朝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系统集成工程服务商阔步前进。

评论

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对实现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是煤炭大省,曾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走进新时代,山西省成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承担着为全国探路示范的引领性改革重任。“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奋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我们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理应也一定能够有更大作为。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坚决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起到关键作用。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这依然是不二选择。进一步从这两方面聚焦发力,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有关工作方案业已出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持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必须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制定控制目标并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严格高耗能项目准入,不断优化能源结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根本在于努力养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山西省以电能替代为抓手推进绿色发展,在清洁取暖、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全省工业领域“煤改电”纵深推进,城市公交车告别燃油时代,公共自行车得到大力推广,实行公交优先,打造自行车专用交通,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骑行,太原成为全球首个出租车纯电动化的城市……无不是这方面的例证。保持这一良好势头,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作进展。

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统筹实施好城乡能源节约行动同等重要。今年,国家将大同、朔州、忻州3市列入第四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农网巩固提升、煤改电配套工程列为全省新的十件实事,电灌溉、电气化大棚、电烘干、冷链保鲜等电能替代技术有力推进乡村电气化……这对山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实施“双控”、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无疑是极大推动,关键是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能源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节约能源需要从每个生产环节、每个生活细节抓起,需要全社会发动起来、所有人参与进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健全评价体系、倡导全民节约,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上下更大功夫,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奋力实现全省能源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交出让党中央放心、全省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记者 冷雪 袁浩 师文慧 王雨璐 徐补生 摄 李兆民 王瑞瑞)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