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村级集体经济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
山西 > 要闻 > 综合 > 正文

隰县村级集体经济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隰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探索确立了农村集体经济“145”发展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创新四种模式(村企联建、村村联建、联户经营、独立经营),开辟五条路径(产业增收型、资产盘活型、劳务创收型、产业延伸型、资源开发型),为实现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一领导、整合资源,顶层谋划定好“主基调”。充分发挥县乡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起县乡统筹协调、部门协同推进、村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定“党建引领、村社合一”的中心主线。研究制定《隰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把“党建引领、村社合一”这条主线贯穿始终。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91个行政村成立农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设立股民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化程度。成立“县级统筹、部门联动”的组织机构。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县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由组织部长兼任。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发改经信局、果业局等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争取政策、推进项目、技术指导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强保障和良好环境。形成“资源下沉、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提供资金保障、用地保障、财税保障、人才保障。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乡、村两级干部的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构建“示范引领、分类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明确示范引领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政策兜底一批“三个一批”的发展思路,按照“示范村、重点村、薄弱村”三个等次,逐村分类梳理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实施方案,分年度实施推进。遴选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33个村作为中央省财政项目扶持村,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一批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的集体经济强村,辐射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发展。

围绕打好集体经济“主动仗”,将规范制度贯穿于集体经济发展全过程。通过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利益联结、收入分配和激励奖补机制,全面激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内动力;通过统一管理、统一用工、统一筹资,“三个统一”构建运行管理机制,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筹资难、“找活难、要钱难、顾家难”、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按股分红、固定工资、临工报酬“三条渠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既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实现了集体收益、农户增收;通过“4321”构建集体收入分配机制,使村集体同群众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通过“奖补结合”构建长效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因村制宜、多元发展,拓宽产业增收“主渠道”。坚持因村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创新四种模式,即村企联建、实现双赢;村村联建、抱团发展;联户经营、利益共享;独立经营、自主发展,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通过开辟五条路径,即发展产业增收型经济、发展资产盘活型经济、发展劳务创收型经济、发展产业延伸型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隰县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145”发展思路,村级集体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一方面,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升了基层组织组织力;另一方面,有效增加了农户收入,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功能。(记者 王鹏)

来源:临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