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踏上探求救国真理之路—— 走进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从这里,踏上探求救国真理之路—— 走进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高君宇纪念馆与故居相依而建。娄烦县委宣传部提供

高君宇纪念馆与故居相依而建。娄烦县委宣传部提供

车行娄烦县静游镇,山路盘旋,油松一山连着一山。极目远眺,峰岭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行至峰岭底村,一处宁静古朴的民居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典型的晋西北农村建筑,以窑洞为主,青砖灰瓦,依山而建。1896年10月22日,高君宇就出生在这处农家院里。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在“五四”运动中,他冲进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他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他师从李大钊,是团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1996年10月22日,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修复后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向游人开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后,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已经超过60万,每年平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高君宇故居纪念馆馆长史锦明说。

1月25日,记者走进高君宇故居纪念馆,追寻先辈足迹,感受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走进故居大门,高君宇的铜像矗立在院中央。“这是1996年文化部特意为故居定制的。你看,这尊铜像栩栩如生,目光有神、神情坚毅,右手握着真理之书。方寸之间,那个激情澎拜的时代跃然而出。”史锦明说。

高君宇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二。在这座院子里,他开蒙识字,度过童年生活。在他29年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这里是他的人生起点。

“高君宇的父亲高配天是一名商人,曾担任静乐县商会会长。同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思想上受到先进思潮的影响。他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高君宇三四岁时就进入私塾,由当地名师调教,培养其刻苦向学、勇于自立的本领。”史锦明说。

翻开高君宇生平年谱,可以感受到他身上“务实的精神、开拓的意识、坚毅的性格”。

他年少求学时忧国忧民、奋发图强,13岁考入县立高等学堂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与其父兄带头剪掉了辫子,以示革故鼎新。

他强烈反对母亲给妹妹缠脚,设法帮妹妹把缠好的脚又放开。也正是在这座院子里,高君宇勇敢地冲破了封建婚姻的束缚,结束了那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顺着铺着石板的台阶向上走,来到故居的二层,这里是高家人的生活起居区。二层平台上,东西有厢房,正房四孔窑洞前有木构卷棚式的出檐。在高君宇当年居住的屋子里,陈设古朴简单。书桌上,摆放着《新民说》《康南海书》两本书。

走出居室来到书房,这里摆放的已不再单单是四书五经,很多新式书籍也开始出现在这间屋子里。“康梁变法图新的理论学说深深地影响到了少年时代的高君宇。伴随着新思潮、新文化的传播,少年高君宇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天演论、群学、商战、人权等西方概念。”史锦明说。

1912年,16岁的高君宇考入当时山西的新思潮中心——省立第一中学(太原五中前身,当时在文瀛湖畔),他在这里阅览了大量进步书籍报刊,并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格言。

1916年,高君宇从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不久,他就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他们的言行与思想令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革命救国的观念。

在他们的影响下,高君宇“求学之余,兼留意政治”,常到北大图书馆借阅外国哲学书刊与阐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本,与同学组织了“阅书报社”,一同交流学习心得和见解,以求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期间,高君宇参加了蔡元培倡导发起的进德会,发起组织了学生救国会,并投身新文化运动,参加了国民杂志社、新潮社等进步团体,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坚定地将此作为一生的信仰,奠定了其思想的“底色”。

五四运动中,高君宇作为骨干分子领导青年学生参加游行示威。运动爆发的当天,他走在革命队伍的最前列,振臂高呼,火烧赵家楼,演出了五四运动中壮丽的一幕。高君宇也以其“弘毅果敢”的爱国壮举,被誉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

1921年,高君宇受陈独秀委托,回山西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经过他耐心细致的工作,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5月1日成立。高君宇主持了太原青年团的第一次会议,并为团组织拟定了明确的宗旨:“唤醒劳工,服务社会。”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且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党的三大后担任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1924年5月,高君宇返回山西筹建党组织和筹划山西地区国共合作事宜。同年夏天,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中共太原支部正式成立。

中共二大后,高君宇担任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1925年,他随同孙中山抵达北京。高君宇本来就有肺病,经常咳血,经历了广州的紧张战斗、北上一路劳顿,病情愈加严重,被迫住院治疗。后来又突患急性阑尾炎,经抢救无效,于3月6日凌晨病逝,年仅29岁。

只有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才能坚定地走向新的奋斗征程。在高君宇故居,人们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抚今追昔,获得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史锦明说:“每次讲解都是对内心的一次洗礼,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高君宇少年立志、笃定前行,探寻真理救国的力量。”

走出高君宇故居,沿着宽敞的柏油路来到峰岭底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旭珍说:“近年来,村里依托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几十万元,乡亲们吃上了红色旅游饭,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才对得起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作者 王勇)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