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最美“绿”与“红”

娄烦县,最美“绿”与“红”

文丨冯新平

在云顶山的“天然氧吧”中尽情呼吸、在蓝天白云下沐浴阳光、在高山草甸上放空自我回归恬静;

到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聆听英雄事迹,燃起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激情;

在汾河水库大坝前感受当代娄烦人民奋发有为、勇于拼搏的时代精神;

到河北村,品尝娄烦美食、住当地窑洞,感受当地农民的甜美生活,体验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

漫步娄烦大地,您收获到的远不止这些。

守一片青山,护一方水源,娄烦县不懈努力

图为汾河水库

图为汾河水库

这里是山西省最大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太原市区一半以上的饮用水来源于此。

也正因为如此,娄烦县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通过对库区周边所有宜林荒山、沟岔开展集中治理,有效地起到了拦沙保库、涵养水源的作用。

近年来,娄烦县完成生态绿化56万亩,通道绿化509公里,全县绿化率达57.2%,森林覆盖率23%,森林蓄积量突破200万立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新增湿地2000余亩,入库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

今年4月12日,娄烦县举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启动仪式,各乡(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学生、志愿者及新闻媒体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参加植树活动,16500多棵油松、云杉、国槐等各类树苗挺立在和煦的春风里。

厚植“绿色”,深掘“红色”,娄烦县生机盎然

图为云顶山

图为云顶山

这里有集山、水、林、气于一体的独特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长期居于全省前列。

这里有渊源流长的古国文化,楼烦古国雄踞数百年,创造了发达的农牧业、灿烂的古文明;

这里有神秘的西游文化,是西游记故事的发源地;

这里有老区特有的红色文化,晋绥边区红色政权最早也建立在这里,贺龙、王震等党和军队领导人曾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

这里有全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太原最高的山峰云顶山;

这里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和库区文化;

……

2017年以来,借助文化和旅游部和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扶持,娄烦县制订了《娄烦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娄烦红色旅游规划》《娄烦乡村旅游规划》,充分发挥“山、水、林、气”的独特生态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古国文化、西游文化”,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突破口,成为推动传统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目前,娄烦县已建成2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了向阳村摄影书画基地、孔河沟红军东征纪念地、美美公社时代新人学习站等。

构建“一带四区”,娄烦县做优做深文旅产业

图为娄烦县城涧河夜景

图为娄烦县城涧河夜景

今年,娄烦县将深度挖掘整合气候、山水、民俗、古国、红色等旅游资源,加快构建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带、环库水乡休闲观光区、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区、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区、绿色生态旅游康养区“一带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汾河流域重要的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

——高标准建设核心景区,结合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两个专项规划,大力推进汾河水库风景名胜区3A级景区、高君宇故居纪念馆4A级景区申报创建工作。

——推动云栖谷、云昇昌、孔雀小镇、汾河湾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投入运营,提升河北村、下石村、峰岭底村3A级旅游示范村品质。

——打造汾河下游风光带、云顶山山麓乡村旅游精品小镇,发展观光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山地体育等文旅产业。

——塑造“娄烦品牌”,合理布局旅游资源,设计2-3条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介,推动县域旅游珠连成串,连线成面,全域联动。

——搭建由大数据中心、智慧营销体系、智慧管理体系、智慧服务体系构成的智慧旅游平台,提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打响娄烦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用好高君宇红色云研学平台,在“游山西、读历史”中,讲好娄烦“古国文化、西游文化、红色文化”故事……

“要让绿色上山、进城、入户、富民,让生活在娄烦的人们看得见绿景,摸得着绿色,感受得到绿化带来的生机与红利。全县将继续为早日建成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而不懈奋斗。”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