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评论员 郭前进
“秋分不生田,处处动刀镰。”
△图源:山西新闻网
9月22日,农历秋分时节。对山西运城来说,可谓好事成双、喜事连连。昨天,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运城举办,又恰逢第31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同日启幕。“粮囤子”“果盘子”“菜篮子”…… 运城的“江湖名号”,个个冲出江湖,名扬四海。
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水盈盈的葡萄、金灿灿的玉米……挂满田间地头,映衬着农民们的笑脸。
尽管粮食丰收,但“粒粒皆辛苦”——一粒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秋冬春夏四季、230多天,从地头到餐桌,可谓荆棘载途。
尤其今年是多灾之年,粮食生产一波三折,不停地闯关“打怪兽”:春耕备耕时过“新冠肺炎疫情关”,南方水稻双抢时过“洪涝关”,东北秋收前过“台风关”,还过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关”,在灾害多发重发频发的情况下,粮食丰收,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这一场场的护粮“大战”过后,农业方面的发展却也值得国人深思……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遭遇新的考验,数字化、无人化的生产方式备受青睐。
放眼全球,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利用高科技推行智慧农业已是大势所趋。日本农林水产省注意到,智慧农业可使劳动时间最大程度减少50%,还可增收10%至20%。采摘蔬菜的机器人,观察作物生长状况、播撒农药的无人机,均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据说,机器人的引进使得每个温室大棚的人力从4人降至1人。无人机从水田上方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出施用肥料和农药的时间,精准投放可降低3/4的肥料用量。
反观国内,在我国很多农村,智慧农业也已经开始发力。曾经,种田靠“二牛抬杠”,如今是“一键种田”。“只要在手机App软件上轻轻一点,浇水、喷肥、打药这些农活全都是自动化!”山西运城临猗果农王社民信心满满,“有了物联网技术,我一个人就可以同时管理上千亩果园。”
△图源:山西发布微博
从曾经的“看天吃饭”到如今智慧化的“知天而作”,我国的农耕方式正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深刻的变革。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智慧农业仍需爬坡过坎——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动力不足,设备或软件服务成本过高,传感器精度有待提升,获取数据难、核心技术“卡脖子”严重,部分高端农机依赖进口,可应用的实际环境较少,资金支持力度亟待提升……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企业所在领域分布中,智慧农业仅占0.32%。从社会资本流入领域看,仅有0.009%的社会投资进入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要想大范围普及,还须补齐短板、加快升级。
发展智慧农业,需激活基础研究“生命力”,攻关核心技术,重点是研发农业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动植物生产监测、识别、诊断、模拟与调控的专有模型和算法,智能检测、智能搬运、智能采摘、果蔬产品分级分选等技术。
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具体到农业科技,也是如此。信息技术、数据科学、农业科学和装备科学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突破等方面,必须迎头赶上。否则,“卡脖子”问题就难以解决。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智慧农业技术,不单单是“短板”问题,而是整体上的“短桶”问题。
另外,科技领域的“奇果异香”,必须惠民利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少农民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掉队”。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关联挖掘、智能检索、智能匹配与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研发,其初心,一定是满足农民对便民服务、电子商务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需求。
△图源:山西新闻网
还好,在智慧农业的路上,中国一直在发力。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落地山西。山西不负重托,以东道主身份,精心组织各项活动,展现现代农业、新型农村、职业农民的时代风采,为丰收节交出一份美好答卷。
在古老的山西大地上,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与彰显特优的现代农业完美交汇,借着缤纷多彩的丰收美景,迸发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不妨憧憬一下未来:在田里忙活的是机器人,新型农民再也无需“锄禾日当午”了,只需在智慧农业平台上从心所欲地“躺着收获”就可以。
相信,这样的农业未来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