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公众参与
山西
山西 > 要闻 > 综合 > 正文

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公众参与

9月20日,“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在临汾市云丘山景区开幕。此次论坛,除了邀请世界大河流域国家驻华代表、沿黄省市、世界旅游联盟会员、文旅企业代表外,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也来到了开幕式现场,“与黄河对话”。

图为“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现场。卢鹏宇 摄

图为“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现场。卢鹏宇 摄

单霁翔在演讲时谈到,山西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一个省,很多世界文化遗产,比如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等,是重要的文明发祥地。近年来,山西下决心要把一些文物古迹修好,抢救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比如2009年山西申报的五台山世界遗产。为符合世界遗产地的标准,五台山592.88平方公里范围内均进行了综合整治,拆除不符合遗产要求的各类建筑10平方公里,对5个台顶、11座寺庙进行了文物保护与修缮,新建环保等各类监测站20余处,最大限度还原了五台山的“本真”。

图为单霁翔在“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发表演讲。新华网 摄

图为单霁翔在“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发表演讲。新华网 摄

单霁翔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文化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他介绍到,国际社会正逐渐形成一个重要共识: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理应共同保护。

单霁翔梳理了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申遗路程,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抢救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也得到不断改进和充实。”

人们对待文物的态度由过去的文物保护转变为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由单纯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单一保护到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开始受到关注;过去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古遗址等静态遗存,今天还要关注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例如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保护由“点”向“面”扩展,从过去的只保护一座古建筑,扩展到保护一座历史城镇或一条运河流域;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关注建筑外,还关注工业遗产、老字号等许多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过去只保护物质的遗产,今天还要保护非物质的遗产。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单霁翔有更多的思考,“现今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注重世代传承和公众参与”。(文: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