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丨黄河对话论和合,文明互鉴正当时

论晋丨黄河对话论和合,文明互鉴正当时

特约评论员 李康尼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追溯中华文明的确切起点,学界尚无统一定论。可若论及文明肇始的标志性时刻,世人则多会“言必称尧舜”。依黄河之畔,他们不仅在这里教民稼穑,繁衍生息,更是开创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情怀。自此,中华民族崇尚和合共生、仁德尊贤的文明基调正式奠定,国史前行的关键思想脉络也由此展开。

煌煌四千余年后,各国群贤汇于黄河之滨,唐尧故都,开启了一场怀古论今的跨文明对话。9月18日至21日,在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上,世界大河流域国家驻华代表,文化学者,旅游专家,以及旅行商代表齐聚临汾市云丘山,以“河·和·合”为主题,共同推进世界大河流域的文明交流。

大河文明间的交融互鉴源远流长,也在历史上标注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高光时刻。一千多年前,正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临汾人(古平阳郡),走出中原,踏足域外,成为连接黄河与印度河流域两大古文明的先驱使者。公元399年,高僧法显背上行囊,启程西行,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前后历时14年,行程4万余里,成为中国西行求法的第一人。回国后,他不仅译出了一百多万字的佛经,还将沿途见闻悉数记下,丰富了国人对他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认知。

大河之大,从来都不只在于其绵延数千里,日复一日地哺养着一方民众,更在于其能否孕育出璀璨灼灼的人类文明,能否以恢弘气势扩展人们的胸怀,激荡出包容开放的文化气质。法显历经多年的那番壮游,彰显的正是黄河文明滋养出的谦抑有度与兼收并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千百年来,一代代以法显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们不辞劳苦,往来于原本疏离的文明国度之间,打通着顽固凝滞的文化隔阂,使深入扎实的文明互鉴真正成为可能。

文明互鉴听起来很抽象,其实早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宏观如佛教东传,西学东渐,孔孟之道传于四方;具象如手中的笔墨纸张,餐盘里的红薯瓜果,无不携带着文明间互通有无的历史印痕,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为丰饶富足。

而如同此次论坛主题所总结的,“和合”二字正是大河文明保持开放、经久不衰的重要法宝。谈及尧帝之功,太史公特意写道,其不仅能“明驯德,亲九族”,更能使“百姓昭明,和合万国”。可见,坚持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人们很早就明白,若是只把目光聚焦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文明便难免会固步自封,沦为孤岛。惟有“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才能真正互补共荣。

和合之道并非被动无为,而是讲究倡导和谐与积极合作的主动作为。必须承认,文明与文明的碰撞,并非总是顺畅融洽的。这其中,既有基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敌对与拒斥,也有一方出于所谓优越感而引发的傲慢与偏见。正如梁启超所说,“有冲突必有调和,冲突者调和之先驱也。”面对冲突,通过平等沟通加强理解,弥合分歧,远胜于绕道而走,避而远之。

跨文明的交融,从来不是干瘪、抽象而生硬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打破隔膜、促进理解的最好语言。此次论坛将舞蹈史诗《黄河》搬上舞台,上演“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让人不禁想起季札观乐的经典故事。

春秋时期,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国人为他表演周王室的乐舞。为之歌《唐》,他便听出这一定是历史美德悠久深厚的地方产生的音乐;看到表现勤劳的夏舞,他便感叹“非禹,其谁能修之”……闻歌见舞,除了感官上的享受,更能管窥文明本身的所以然,文明互鉴也由此变得生动鲜活。

而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当下,主动创造机会,促进文明间的理解与合作,也是和合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此次大河文明旅游论坛邀请四方贤才,分享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展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正是继承法显等先人之遗风,以友好主动的姿态加强文明互鉴与融合,挖掘黄河文明的文化内涵,推动大河文明走向世界。

黄河对话论和合,文明互鉴正当时。对大河文明而言,展我之特长,补我之未及,使“万物各得其和以生”,是实现自身新旧嬗递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