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陉 太行山中的茶马古道

白陉 太行山中的茶马古道

七十二道拐

山道上减速防滑的条石

陉,特指山脉中断之处。在华北西部的太行山上,自南而北分布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釜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统称为“太行八陉”,是人们穿越太行山的主要途径。白陉(亦称孟门陉),因傍古老的白鹿山通过而得名。从河南辉县薄壁镇(孟门)起至山西陵川横水河村,全程百余公里,为太行八陉的第三陉,迄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就有“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的记载。今时在陵川境内马圪当十里河大峡谷的峭壁中部,还保存着一段白陉古道,被称为“悬天古道”“七十二道拐”,是太行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道。

“谷靡靡,青割将来强半秕。急忙舂米送官仓,只恐秋风马尘起。官仓远在莜麦山,南梯直上青云间。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萦回环。凭谁说向监仓使,斛面莫教高一指。请君沿路看担夫,汗颗多于所担米。”此为宋(金)时期陵川人秦略所写的《谷靡靡》诗作。其中“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萦回环。”的诗句描述的正是峻高难攀的太行白陉古道“七十二道拐”。白陉,一直作为漫长历史岁月中贯通晋豫、直达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不但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条军事要道,又是历史上晋商通货、交流的重要商道,也是太行山中的“茶马古道”,还是中原大地的“丝绸之路”。

从陵川县城出发,过了黄围山,就进入了十里河大峡谷。踏入太行腹地,美景如画,道路两边壁立千仞,高耸的山体夹成或宽或窄、或大或小的一道道峡谷,最窄处仅容一辆车通过。走进马圪当乡双底村,四面绝壁环绕,一望宛如井底。

70多岁的李大爷,祖辈生长在双底村,从13岁开始就跟着家人在这条古道上谋生。据他回忆,1972年以前,峡谷中的公路还未修通,七十二道拐就是当地人出行的唯一出路。随着公路修成,原有的古道慢慢废弃不用了,只有这位于山巅之上最难行的一段古道,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虽然李大爷不再靠古道谋取生计,但几十年在古道上风雨穿行,他早已与这条古道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结。得闲时候,李大爷时常会到门前的七十二道拐走走,看看,想想。在他眼里,七十二道拐的每一块石头都写满了他熟悉的故事。跟随李大爷,我们走上了七十二道拐,穿过新修的山路起点“晋门”,不远处就是一座荒废的古庙,庙墙墙壁所嵌石碑碑文起首内容为:“小磢之巅,钟磬号风,香烟含树,昔为山神祠,诚当两省之要害,是属往来之……”落款为“大清嘉庆十八年(1813)二月十六日合社仝立”。从文字记载内容看,这里曾经确为晋豫两省商旅的重要通道。这是一条“Z”字形的山路,七十二道拐,就是72道弯,我们数着拐弯的个数往山上走,走了大约1.5公里到达山顶,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道拐。

七十二道拐可谓白陉上最令人称道的一段古道,拐道宽度2米左右,弯度随地形而变化。依附山势的走向,匠人们把古道的坡度控制在最小幅度,平整有序的路面上,是一块块被来往行人磨得溜光的青石,有的青石上还留有马蹄踩踏形成的印迹,深深的石窝儿,见证着古道岁月的沧桑。迂回曲折的拐道设计独特,每道拐边都修有高出路面半米左右的石堰,每隔三四米就有一块高出路面两公分的大长条石将路面分割开来,好似突出的小台阶。在整块岩石作为地面的地方,刻意在上面凿下道道凹槽。李大爷说:“这些石条的作用可大了,每到夏天山上发洪水的时候,高出路面的石条可分段阻水,使雨水平缓下流,减少对路面的冲击。横砌的石条把路面分隔开来,就是有的路面损坏了,也不会引起整体坍塌。有重车通过,它还能起到刹车作用,控制车速慢慢地下行。车往上行驶停歇时也可起到阻挡作用,防止车辆失控。特别是下雨下雪时,这些石条的作用就更大了。”看这段古道上的小细节,处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堪称匠心独具。

北来“牛羊骆驼马”,南来“烟酒糖布茶”,穿过白陉,最终到达晋城这个当年南北交汇的货物集散地,白陉就是一条太行山上的“茶马古道”。“我们当地人专做运输的马帮驮队营生,一年到头忙不停啊,一代代先人就是通过白陉古道,驮出了万贯家产。明清至民国,陵川的铁、煤、磺、酒醋酿造、手工业大兴,农副产品和药材山货也很是丰富,犁铧、条铁这些铁货远销到了南洋。晋城地处太行要道,南方的货物北上,内蒙古和北方的货物南下,走晋城路途最短成本低,两头不易放空,虽然路险难行,但祖辈们就是这样在险中谋生。”李大爷讲述当年的情景,感叹先辈的艰辛。

白陉古道旁残存界碑碑文记载“凡潞(长治)泽(晋城)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条古道成为晋商交流南北、通货东西的重要商道。人足马迹,泪滴汗渍,浸淫着晋商文化,积淀起白陉古道的厚重和深沉,白陉由此成为当时太行山中名符其实的茶马古道。

白英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