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魅力小镇”展芳容!
山西
山西 > 要闻 > 综合 > 正文

青龙镇:“魅力小镇”展芳容!

图片

青龙镇位于阳曲县侯村乡,因地势险要、商业繁荣,自古便是军事重镇和通衢大邑。经复原修缮,如今的青龙镇,是一处集古建、园林、庙宇、祠堂、地道于一体的北方明清古建筑群,并且以“一街三巷”为骨架,形成了独特的龙形格局,让来访游客啧啧称奇。

龙形格局

精美高耸的石雕牌坊,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古风悠悠的商业街巷……行走在青龙镇,只见堡墙绵延、店铺林立、灯笼高挂,整体散发着一种古朴、雅致的气息,商业重镇的风采扑面而来。

图片

青龙镇最令游客好奇的是龙形格局。工作人员介绍,古镇的营建,依山就势,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特点,形成了以“一街三巷”为骨架的龙形格局。古镇南北长5华里,长街为龙身,河坡是龙头,龙头上两处庙宇的水井为龙眼,下街是龙脖,大十字是龙爪,镇南的弯道形建筑群为龙尾。

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全国罕见。所谓阁,既非台榭,也非牌坊,而是竖立在街道上类似城门楼的建筑。其中,第五道阁在河神庙附近,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墙上题有“安澜”,朝北墙上题有“坦途”。逢年过节,五道阁上点亮碗灯敬神,灯火通明。

图片

在古镇,王氏家族留下了20堂11楼3个花园。这些建筑风格各异,水平高超,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此外,还有民国时期的建筑“言庆堂”和“养和堂”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工农兵礼堂,在明清风貌的古建筑群里,别具一格。

历史名镇

从市中心驾车出发,进入阳兴大道,30分钟车程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庞大的堡墙阁楼古建筑群,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雄浑的古城堡以及周遭黄土沟壑构成一幅美丽风景画,这里就是青龙镇。

图片

青龙镇,原为菁蒿嘴村,因位于太原北部门户位置,是历史上闻名北方、横扼太原南北的军事文化要地。明朝初期,菁蒿嘴村因地处晋商自太原北向行商的必经要道,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商业重镇。清康熙年间,大商贾王绳中向朝廷捐献白银100万两,康熙皇帝龙颜大悦,敕封他“百万绳中”名号,另赐青龙旗一面,菁蒿嘴村因此更名为青龙镇。之后,王氏家族依托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营建了龙形街镇格局。清道光年间,这里堡寨相连、地道相通、庭院重深、栋宇连绵、亭台相望、楼阁高耸。

图片

在青龙镇,两庙、三园、五阁、十八堂、亭台楼榭、店肆商铺等历史遗迹得到较好保存。2006年起,青龙镇复原和修缮工程启动,历经十余年,古镇历史风貌逐步还原在世人面前。古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年度文化魅力小镇”“中国最美村镇”“山西省特色商业街”等。

看点颇多

青龙镇不仅是观光的地方,博物馆民俗展示、稻草人节、王员外招女婿等民俗活动以及小吃一条街也为这里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图片

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九窑十八洞建筑群,展览以“衣被天下”为主题,由“春耕秋获”“五谷丰登”“面面俱到”“锅碗瓢勺”“男耕女织”“我心如秤”“算盘盘算”“车尘马迹”“真水无香”“万家灯火”“铁锁春秋”11个专题组成,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农耕体系。大量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的物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方农业文明传承演进的历史和民间的生活面貌,传承了青龙镇作为农耕老镇的历史脉络。

图片

民间艺术博物馆位于德润堂、佩一堂。在这里,山西民间艺术系列展览以“民间异彩”为主题,由“民间艺术”专题以及“民间服饰”“晋阳重镇”“笔墨乡愁”“楹联匾额”“漆木雕版”等小型专题构成。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艺术、

图片

工艺传承为主体,基本上涵盖了入选国家、省、市各级民间美术非遗项目或传承人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民间漆木雕刻”“民间民俗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的面貌。

来源:太原晚报 摄影 牛晨阳 文字 贾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