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凝聚起脱贫合力

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凝聚起脱贫合力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让脱贫攻坚战难度陡增。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一个半月后的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成了“最强带货员”。

小木耳变成大产业。“最强带货员”不仅仅是带货,更带出一种思路:只要思维活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定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图为中阳县的特色景观

图为中阳县的特色景观

8月7日至9日,第五届全国(山西·中阳)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小木耳、大产业”学习研讨会上,各方注意到,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中阳县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色的重要支撑。

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看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特”“优”农业产业上做文章。中阳县紧紧抓住省委统战部定点帮扶和山西农大等高校倾力支持的机遇,在发展核桃、生猪、柏籽羊肉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黑木耳特色产业,蹚出了一条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新路。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徐广国和全省统战系统各位领导与同志们点对点的精准帮扶,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心贴心的关怀支持,离不开食用菌行业各位专家学者手把手的悉心指导。”中阳县委书记赵沂旸表示。

加强对农特产品的挖掘和培育,将特色农产品打造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吕梁一直在发力。相信有关方面对市场信息的监测、对市场风险的防控等因素也都有思量。

图为长势喜人的中阳县黑木耳

图为长势喜人的中阳县黑木耳

就国内情况来看,随着社会各方都意识到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一旦蜂拥而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市场陷阱。比如,特色产品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倘若集中上市,会不会导致供求失衡?再如,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告一段落,很多对口帮扶人员陆续撤离,当地农民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会否面临新的障碍?包括农民是否拥有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

完善以下三个机制,可有效化解以上问题和风险。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或购买服务的路径,引入市场主体,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帮扶和相关服务。二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地方政府要完善政策性保险制度,将当地特色产业(例如木耳、黄花菜等)纳入保险范围,并由自然风险向市场风险拓展。三是确立普惠性政策实施机制。在已脱贫摘帽地区,可将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调整为普惠性政策,让所有农民都享受到政策红利。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结多方资源,推进多元主体合作,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凝聚起强大合力。(文:劳凤声 图:郭喜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