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个年轻团队让中国成为全球石墨烯领域领先者

山西这个年轻团队让中国成为全球石墨烯领域领先者

原标题:

一群为国筑梦的年轻人

5月4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709课题组获得第13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状”获奖集体。这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2012年至今,他们在炭基新材料领域不断奋斗、开拓,让中国成为全球石墨烯领域的领先者。

在煤化所炭材料重点实验室里,记者从电子显微镜里看到从实验中制备出来的石墨烯轻薄飘逸,此前只能纸上谈兵的量子效应现在可以通过它来验证。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军事高精尖领域。它被称为“黑金”,是名副其实的“新材料之王”。课题组的年轻人在研究员陈成猛带领下,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超级电容器活性炭(以下简称“电容炭”)领域的空白。

2007年,陈成猛在碳素领域前辈王茂章研究员的指导下,以硕士课题为起点开始研究。27岁时,他被煤化所破格提拔为课题组长,组建709课题组,开展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合成与应用技术开发。2010年前,由于没有规模化生产,市场上石墨烯多源自实验室合成,每克粉体价格高达3000多元。性能虽强大,但高昂的价格让大多下游用户望而却步,陈成猛团队选择了石墨烯制备作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石墨烯表面化学,面向应用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调控,这是石墨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起点,也是制约石墨烯应用的瓶颈环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用久了会发热,这是因为持续的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散热片及时与外界交换。随着高功率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恰恰是石墨烯的机会。他说:“从基础的工艺实验起步,再到工程化技术的自主攻关,所有的装备都需要亲手搭建。”2013年,一条吨级规模的石墨烯生产线终于在煤化所中试基地建成。

如今,这条生产线已稳定运行6年多时间,课题组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的批量化、可控稳定生产,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石墨烯领域的领先者。在开展石墨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了解到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材料电容炭,长期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为了推动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的国产化,2016年,课题组又启动了电容炭的研发。通过三年攻关,他们与美锦能源合作建成年产10吨的中试示范线。目前,中试产品经下游用户包括中车、奥威、凯美评测,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3月,千吨级产业化一期工程已在太原清徐正式落地启动,填补了国内电容炭领域的空白。709课题组这个“科学家+工程师”组合的年轻团队,踏实、勤奋,充满活力,他们一直把追求极致、创造品质作为团队的价值观。在攻克关键技术的实验中,团队成员需要在-14℃的环境下清洗管道,这使得大部分人都患上了冻疮;在设备整体调试期间,个别管道冻裂,团队成员不顾自身湿透,抢修裂口;在工艺优化期间,团队成员连续几天几夜守在设备一线。为了我国炭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709课题组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打通科研与市场的道路,为科技强国筑梦。

山西日报记者 沈佳